如何應對民事訴訟送達難的問題
當前,法院為完成送達所花費的時間、人力和財力越來越多,送達程序在案件審理期限中所占比列也越來越大,留給法官對案件進行實體處理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嚴重影響了法院辦案的速度。而日益尖銳的“案多人少”的矛盾,已成為當前制約法院審判工作的一個突出難題。法院實施送達行為時,不得不同時面對內外兩大難處——在外為當事人難找,在內為人員少、審限緊,正是這內外并存的兩大難題,共同引發了現在送達難的突出問題。
1.因為當事人的聯系地址與法院送達具有緊密聯系,故建議法院在立案階段即應要求當事人以書面方式確認詳細的送達地址和聯系方式,并明確告知其拒不填寫、填寫錯誤或事后變更而不以書面方式告知法院的不利法律后果。
2.對自然人采用直接方式而將文書交由其同住的成年家屬簽收的情況下,應在送達回證上注明該簽收家屬的身份證號、聯系方式、其與受送達人的關系以及交由其簽收的原因。
3.在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進行直接送達時,應在送達回證上注明該簽收人的身份證號、工作部門、聯系方式,最好加蓋該法人、組織的公章或收發專用章。
4.在向受送達人的委托代理人送達時,必須嚴格查明該委托代人是否有簽收該送達訴訟文書或法律文書的權限,避免向無代收授權或代收授權不明的委托代理人送達文書。
5.采用郵寄方式送達的,應當明確受送達人或其指定的代收人的確切聯系地址。在寄送之后,還應注意查收送達回證或郵件回執,不能寄出了事,視寄出為送達。
6.采用公告方式送達的,應有嚴格的審批程序。不能出現只要送達不能即直接公告的情況,必須是當事人下落不明或其他方式不能送達的情況。并且,采用公告送達,必須報領導審批,從嚴把握。
7.法院應主動加強與基層組織、相關部門的聯系和配合,指派專人予以協調,著力構建系統、暢通的送達渠道。其中,法院應特別加強與郵政部門的溝通,及時將通過“法院專遞”郵寄送達文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向郵政部門反饋,促使郵政部門加強對該方面業務的管理,包括專人專管、盡快送交回執、在回執上注明實際簽收人與受送達人的關系、加強業務培訓等,必要時法院可參與指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股票收益權能否質押
2021-03-04股東大會開完要公告嗎
2021-01-30貨物在運輸過程中毀損如何認定責任主體
2021-03-042020年上海專利申請詳細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6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學生實習期間發生的工傷事故怎么解決
2021-01-0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婚內財產保全保險以及注意事項
2021-02-17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建筑承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