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險實務操作中,保險合同通常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投保人簽署投保單和保險公司簽發保單這一要約和承諾過程,保險合同成立;一類保險協議書。投保人和保險人就某一特殊保險條款、特殊險種,單獨進行協商,并擬定相關合同條款。保險協議書本身即為保險合同。實踐中,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在投保書上簽字,主要發生在第一種情況中。
根據我國保險法規定,投保人提出投保要求,經保險人同意投保,并就合同的條款達成協議,保險合同成立。
實踐中,通常是由保險公司的代理人向投保人事先介紹有關保險險種和保險條款,供投保人選擇和考慮。此種介紹為要約邀請。當投保人主動或者根據保險代理人的情況介紹,填寫投保單后,則是投保人通過投保單向保險公司提出要求訂立保險合同的要約。保險人在收到投保單后,經過必要的審查或調查,決定是否承保。如保險人審查合格,將簽發正式的保險單,這一行為即為承諾,此時保險合同成立。然而,如果保險代理人在投保單上代投保人簽字而事后投保人由于某種原因否認投保的效力,則保險合同是否成立,就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通過對投保人行為方式的分析,可以判斷投保人是否對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給予授權,以及投保人否認保險合同效力的理由是否成立。
根據民法中委托代理的原理,委托人向代理人授權有兩種方式,一是明示授權,即委托人以語言文字等外部表現方式授予代理人從事某種活動;一種方式是默示授權,即委托人通過自己的默示行為授予代理人某種權利。默示行為有積極的默示行為和消極的默示行為兩種。積極的默示行為通常是通過行為人的作為方式來表達行為人的真實意思,消極的默示行為是通過行為人的不作為方式表達行為人的真實意思。根據上述原理,如果投保單是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字的,而又無證據證明投保人當時給予了明示授權,則需要對投保人的行為方式作進一步判斷。如果投保人根據保險人簽發的保單交納了保險費,就可以視為投保人以自己積極的默示行為確認了保險代理人代簽投保單的行為,投保人即不能以投保單非本人簽字而簡單地否認投保單甚至是保險合同的效力。
因此,我們認為,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填寫投保單并代為簽字的行為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不能簡單否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代理人代投保人簽字的問題應引起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的足夠重視。加強對保險代理人的管理與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在未有投保人明確授權下代投保人簽名而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必要時,邀請保險方面的專業律師對代理人進行定期培訓是減少此類糾紛的重要途徑,也是使保險公司擺脫對代簽名現象“失控”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投保人也應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認真嚴肅地對待投保行為。惟有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均重視事前防范,才能有效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買賣10大技巧攻略需掌握
2021-03-11民事申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2行政機關可以處理不履行行政協議義務行為嗎
2021-02-13兒媳婦有權利住公婆的房子嗎
2020-12-23民事訴訟申訴的范本怎么寫
2021-01-09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借款人是債權人還是債務人
2020-12-19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申請設立商業銀行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2021-02-26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