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條款有哪些法律風險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提示性條款及法律風險
提示性條款是合同最主要的條款內容,法律為了示范完備的合同條款,對當事人予以提示說明。如《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了通常合同應該約定的內容。這部分條款,除當事人、標的、數量外,其它內容法律都規定了補正條款,即當事人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時的確定方法。由于提示性條款的法定補足方式,使不確定性法律風險概率明顯降低。
2、合同主要條款及法律風險
合同主要條款,是指合同必須具備的條款,若雙方當事人沒有約定,則合同不能成立。合同主要條款決定著合同的性質、雙方當事人最核心的權利義務。前面我們提到的提示性條款中當事人、標的就是合同主要條款。
一般而言,主要條款根據合同性質和類型決定,由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如價款條款在買賣合同中就屬于主要條款,而在贈與合同中就不是主要條款。在一份完備的合同中,當事人應當將雙方關注的事項都明確為主要條款。合同主要條款約定不當的法律風險較其它條款法律風險更為嚴重。
3、次要義務條款及法律風險
次要義務條款是指法律未直接規定,也不是合同類型和性質要求必須具備的,當事人無意使其成為主要條款的合同條款。一般而言,次要義務條款法律風險不是評估重點,有時甚至可以予以忽略。
這類條款在合同中也常常出現,有時是因為當事人表述的問題,導致本來較為重要的條款被認定為次要義務條款。如雙方在有償合同中約定某項物品或服務為免費提供,一旦因該物品或服務發生爭議,很容易被法院認定為次要義務或附隨義務,判定該義務的違反不影響合同繼續履行。
二、簽訂合同應注意哪些細節
1、保留好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授權委托書、身份證復印件等有關可以證明身份的材料;
2、蓋公章時一定要清晰;
3、合同中有修改的地方一定要蓋章確認;
4、如無簽章又無法簽名的,當事人應當在合同書上摁手印。根據《合同法解釋二》第五條的規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應當簽字或者蓋章。當事人在合同書上摁手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具有與簽字或者蓋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綜合上面的介紹,合同主要條款約定不當的法律風險較其它條款法律風險更為嚴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合同條款有哪些法律風險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方實施家暴或虐待,離婚時需要承擔哪些賠償
2020-12-09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交通事故復議期限是怎樣的
2021-01-12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哪類集資房能夠轉讓
2021-02-25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飛機延誤可以退票嗎
2021-01-31投保人對被保險標的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無效嗎
2020-11-17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起訴保險公司拒賠訴狀有什么內容
2021-02-20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土地流轉補償標準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