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從七個方面加強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保障。
保障當事人申請再審權利的七個方面分別是:
1、明確規定了再審申請書的必備內容、份數及其他必要的訴訟材料,便利于當事人準備申請再審材料,減少不必要的訴訟成本;
2、要求人民法院在申請再審材料清單上加蓋收件章并返還給當事人,使申請再審時間、提交材料內容均有據可查;
3、為申請再審人和被申請人提供送達地址確認書,確保當事人能夠及時收到訴訟文書,知悉訴訟進程;
4、要求對于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必須依法發送受理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對于不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應當及時告知申請再審人;
5、對于不屬于本級法院管轄的申請再審案件,要求在做好釋明工作的同時,及時告知當事人向上一級法院提出申請;
6、適度擴大聽證的案件范圍,規范聽證程序,保障當事人質證和陳述意見的權利;
7、細化了對方當事人在審查程序中提出再審申請的審查程序,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
第二、防止“一事再訴”,規定兩種情形不作為申請再審案件處理:
高法明確規定,再審申請被裁定駁回后,申請再審人以相同理由再次申請再審的,不作為申請再審案件審查處理。申請再審人不服駁回其再審申請的裁定,向作出駁回裁定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不作為申請再審案件審查處理。
第三、申請再審事由成立:
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申請再審事由成立的,一般應由本院提審。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審查的下列案件,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再審:
(一)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八)至第(十三)項事由提起再審的;
(二)因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提起再審的;
(三)上一級法院認為其他應當指令原審法院再審的。
第四、再審申請符合四條件,法院應五日內受理。
申請再審人提出的再審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5日內受理并向申請再審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同時向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發送受理通知書、再審申請書副本及送達地址確認書:(一)申請再審人是生效裁判文書列明的當事人,或者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案外人;(二)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級法院;(三)申請再審的裁判屬于法律和司法解釋允許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四)申請再審的事由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再審申請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再審人。
第五、申請再審應當提交書面申請書,法院審查范圍:
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再審申請書是否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列明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當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列明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及有效聯系電話、郵寄地址;
(二)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三)具體的再審請求;
(四)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五)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六)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第六、申請再審人申請再審,除應提交符合前條規定的再審申請書外,還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二)申請再審的生效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
(三)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四)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申請再審人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同時,應提交材料清單一式兩份,并可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同時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申請再審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不符合上述要求,或者有人身攻擊等內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的,人民法院應將材料退回申請再審人并告知其補充或改正。
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民法院應在申請再審人提交的材料清單上注明收到日期,加蓋收件章,并將其中一份清單返還申請再審人。
人民法院認為再審申請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的期間要求的,應告知申請再審人。申請再審人認為未超過法定期間的,人民法院可以限期要求其提交生效裁判文書的送達回證復印件或其他能夠證明裁判文書實際生效日期的相應證據材料。
第七、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再審案件后,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查。
人民法院審查申請再審案件,圍繞申請再審事由是否成立進行,申請再審人未主張的事由不予審查。人民法院審查申請再審案件,審查當事人訴訟主體資格的變化情況。法院審查申請再審案件,采取以下方式:(一)審查當事人提交的再審申請書、書面意見等材料;
(二)審閱原審卷宗;(三)詢問當事人;(四)組織當事人聽證。
第八、可以徑直決定再審裁定的條件:
對于以下列事由申請再審,且根據當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足以確定再審事由成立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徑行裁定再審:
(一)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二)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三)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四)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并經相關刑事法律文書或者紀律處分決定確認的。
第九、組織聽證的條件:
人民法院對以下列事由申請再審的案件,可以組織當事人進行聽證: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第十、再審程序規定:
申請再審人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詢問、聽證或未經許可中途退出的,裁定按撤回再審申請處理。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不參加詢問、聽證或未經許可中途退出的,視為放棄在詢問、聽證過程中陳述意見的權利。人民法院在審查申請再審案件過程中,被申請人或者原審其他當事人提出符合條件的再審申請的,應當將其列為申請再審人,對于其申請再審事由一并審查,審查期限重新計算。經審查,其中一方申請再審人主張的再審事由成立的,人民法院即應裁定再審。各方申請再審人主張的再審事由均不成立的,一并裁定駁回。
申請再審人在審查過程中撤回再審申請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審查過程中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當事人申請人民法院出具調解書且能夠確定申請再審事由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再審并制作調解書。
審查過程中,申請再審人或者被申請人死亡或者終止的,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申請再審人有權利義務繼受人且該權利義務繼受人申請參加審查程序的,變更其為申請再審人;(二)被申請人有權利義務繼受人的,變更其權利義務繼受人為被申請人;
(三)申請再審人無權利義務繼受人或其權利義務繼受人未申請參加審查程序的,裁定終結審查程序;(四)被申請人無權利義務繼受人且無可供執行財產的,裁定終結審查程序。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再審申請超過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期間的,裁定駁回申請。
第十一、再審時限:
再審案件應當在兩年內提出,超出兩年時限的,人民法院不再審。
人民法院應當自受理再審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審查完畢,但鑒定期間等不計入審查期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報經本院院長批準。
第十二、同一理由的再審不做為再審案件處理:
再審申請被裁定駁回后,申請再審人以相同理由再次申請再審的,不作為申請再審案件審查處理。申請再審人不服駁回其再審申請的裁定,向作出駁回裁定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不作為申請再審案件審查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訴轉自訴案件是什么意思,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3-24損害賠償請求是否需要實際產生損害
2020-11-14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物業服務合同無效時有哪些后果
2020-11-19出交通事故全責能否申請工傷
2020-11-09交通事故對方遲遲不肯解決理賠怎么辦
2021-02-16治安拘留家屬能探望嗎
2021-03-14盜竊罪和侵占罪的區別
2021-02-03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醫療意外保險具體是什么
2021-03-22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