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算肇事逃逸嗎
被告怕法律追究,讓高某冒名頂替,致使交警部門未能在第一時間對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進行檢測,不能客觀準確認定其酒后駕車的情形,也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王某的行為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故應認定其行為系交通肇事后逃逸。
【案情簡介】
2011年5月29日0時10分許,被告人王某夜間飲酒后駕駛汽車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未能按規定降低行駛速度,且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未按規定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由北向南行駛撞倒騎三輪車從西側駛下坡路的李某,造成李某受傷的交通事故。案發后被告人王某與被害人李某之妻田某將李某送到醫院,王某向交警辦案人員謊稱交通肇事時司機是高某,并指使高某冒名頂替,后高某證實肇事司機是被告人王某,是王某因為飲酒怕追究責任才指使其冒名頂替。后經交警大隊調查后認定肇事司機是被告人王某,其在交警隊供述出事時喝了酒;證人高某、田某證實王某是飲酒后開車。王某在事故發生后逃避法律追究未承認其駕車發生事故,其行為構成棄車逃逸,應負本次事故的全部責任。經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被害人李某之損傷已構成重傷。
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算肇事逃逸嗎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后,對于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逃逸”在行為人的主、客觀上無非是正常行駛行為的繼續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被告人王某駕駛機動車造成一人重傷,應認定為交通肇事罪。
2、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本案中,行為人也就是被告人王某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要求高某替自己承擔責任,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本案中的被告人王某在交通事故發生后,指使高某冒名頂替自己的肇事行為,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4、行為人的逃逸是指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而不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只要立案就沒有追訴期嗎
2020-11-15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訴前保全不起訴的后果是什么
2020-11-26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沒有領結婚證要離婚,小孩怎么判
2021-01-18配偶是否承擔另一方的擔保債務
2021-03-21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終止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