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民訴法》第23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
第34條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據此,針對民間借貸案件則存在約定管轄和法定管轄情形:
1、若合同約定了由“聯系點”的人民法院管轄,分三種情形:
(1)約定管轄明確,且約定管轄具有排他性,則案件只能由約定管轄法院管轄;
(2)約定管轄明確,但約定管轄不具有排他性,則案件可以由當事人選擇約定管轄或法定管轄; ?
(3)約定管轄不明確,則案件適用法定管轄情形。
2、若合同沒有約定管轄法院或約定管轄不符合法律要求,則適用法定管轄:
(1)原告就被告原則;
(2)合同履行地原則: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合同履行地是指當事人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借款合同是雙務合同,標的物為貨幣。貸款方與借款方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分別承擔貸出款項與償還貸款及利息的義務,貸款方與借款方所在地都是履行合同約定義務的地點。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貸款方應先將借款劃出,從而履行了貸款方所應承擔的義務。因此,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應確定貸款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依據此條批復確定出借人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根據《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三條第二款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0號),出借人住所地為合同義務履行地,但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另有約定的除外。”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定借款合同履行地問題的批復》(法復[1993]1O號),出借人住所地為合同義務履行地,但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另有約定的除外。”
對于確定管轄權的問題,如果雙方約定了管轄地點,且具有排他性,那么案件由約定管轄法院管轄;如果約定具有排他性,那么案件可以由當事人選擇約定管轄或法定管轄;如果約定管轄不明確,則案件適用法定管轄情形。如果有其他疑問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兩車同向行駛刮擦如何定責
2021-03-23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公安機關應當在事故發生后多久出具事故認定書
2021-03-01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民事糾紛房產拍賣償還順序
2020-12-30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繼承開始前繼承人死亡怎么辦
2020-11-11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