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事后協議解除合同,只要當事人協商一致,并不因此違反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就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依約定或依法定解除合同,當約定條件出現或法定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如果選擇解除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當事人。若對方當事人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如以機動車輛、船舶、不動產為標的的建設工程合同,解除時應當到原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辦理程序有哪些
2021-01-10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離婚時一方主張財產是個人財產應提供什么樣的證據
2021-02-22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合同糾紛律師】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條款中的事實免責情形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1-01-0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