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過錯賠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的字眼,離婚案件也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類型。那么,什么是離婚過錯賠償?離婚過錯賠償的標準是什么呢?下面律霸為你介紹離婚過錯賠償制度。
一、什么叫離婚過錯賠償?
離婚過錯賠償,也叫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在離婚訴訟中,因過錯方的行為導致夫妻離婚時,過錯方應對無過錯方給予民事賠償的法律制度。說到這里,很多朋友就不明白了,什么叫有過錯?哪種情況屬于過錯呢?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離婚過錯是指:有重婚、已婚者與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等情形的,受害方在離婚時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也就是離婚過錯方賠償。確定了自己是否符合離婚過錯賠償后,不少朋友最關注的莫過于離婚過錯方賠償能賠多少錢呢?標準是什么?
二、離婚過錯方賠償標準是什么?
我們所說的離婚過錯方賠償一般包括兩個方面: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1、 物質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物質損害賠償是指看得到的損失,如,調查過錯方有重婚情況的花費、起訴離婚的起訴費、家庭暴力治療的醫療費等等。根據法律的規定,物質損害賠償需要按扎實際損失賠償,不能因為賠償得到多于損失的賠償。因此,物質損害賠償的標準就是實際的損失額。具體的損失額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所以,在此需要提醒各位,保存好因過錯方造成的物質損失的證據,如收據、發票、醫療費清單等等。
2、 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無形的損失,是在精神上造成的損害。具體的如,因家庭暴力造成的肉體精神損害、因婚外情造成的精神崩潰、因虐待造成的心靈損害等等。精神損害賠償沒有具體的數額標準,具體可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規定,根據對方的過錯程度、侵害的手段以及所造成的后果等情況確定。對于精神損害賠償,由于參考事物不一,地區之別,因此,精神損害賠償并沒有具體的明確的數額標準。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也就是說離婚過錯方賠償一般是以離婚為前提的,不離婚就不能請求離婚過錯方賠償。但是如果過錯方提起離婚,無過錯方不想離婚的,也未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可以在離婚后一年內就此單獨提起訴訟。無過錯方作為被告的離婚訴訟案件,一審時被告未提起損害賠償請求,二審期間提出的,人民法院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在離婚后一年內另行起訴。也就是說,無過錯方不想離婚且也未提起離婚過錯方賠償的,在法院判決離婚后一年內可以再行提起訴訟,請求過錯方提起損害賠償。
三、 離婚過錯方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在提起離婚過錯方賠償時,需要向法院提交對方存在過錯的證據。
1、 重婚的,提交對方重婚的證據。如,對方與第三者領取的結婚證等。此類證據比較好找,因為重婚的肯定會領取結婚證,未領取結婚證的,不屬于重婚。調查此證據時,可以試著去民政部門查詢。
2、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在此需要提交過錯方與他人同居的事實,如,雙方入住的小區的鄰里證言,門衛的證言,同居雙方對外關系、同居者平日的生活習慣等等。此類證據在收集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此類證據涉及到隱私。因此,在收集此類證據時可以試著請律師幫忙,利用律師的專業能力及優勢。
3、 家庭暴力的,過錯方家暴的證據,如,照片、診斷證明、傷情鑒定等等。如果需要提起精神損害賠償的,還需要請醫生出具精神損害的鑒定書。此類證據比較好收集,只要留心,應該不存在很大的難題。重點是時間上的要求,遭遇家暴的一定要及時取證,保存好證據。
4、 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此時和家暴一樣都需要及時保存證據,必要時可以請警察幫忙,講筆錄作為證據出示。
離婚時的過錯賠償情形有哪些?
離婚過錯賠償該怎么申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用人單位勸退怎么經濟補償
2021-03-12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網上怎么向勞動局投訴
2021-03-14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解約定金如何在合同中約定
2021-03-21按揭車是否可以抵押
2020-12-17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