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代為受領的法律效力
代為受領會產生如下法律效力:
(1)如果合同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履行出現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的情形,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反之,如果第三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債務人的履行時,仍然由合同債權人承擔不利后果。
(2)基于第三人與合同債權人之間的關系約定,代為受領可以實現第三人與合同債權人之間債權債務的清結,從而實現合同法設計此制度的初衷,即效率原則的實現。
合同代為受領的條件
代為受領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約定債務人可以向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履行合同債務從而消滅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權利和義務的合同履行制度。代為受領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其主要包括:
(1)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合同債務合法有效,這是產生第三人代為受領權的基礎。如果債權無效,則第三人無代為受領的根據。
(2)合同債權人債務人約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受領方為第三人。這一條件使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行為被雙方當事人認可為如同向債權人親自履行,則在法律上實現清結合同債權債務的實際效果。
(3)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存在由第三人代替債權人受領債務人履行的約定。
我國《合同法》第64條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債權人與第三人之間須達成代為履行的協議,然而?有這一約定,第三人的受領權就會缺乏前提條件。因為在實際經濟生活中除了一些純獲利益的個別受領行為之外,第三人的代為受領通常以實現第三人與合同債權人之間的債權債務為受領條件,如果僅憑債權人和債務人的意思就實現代為受領,等于剝奪了第三人的選擇權,因為第三人與合同債權人之間的債務與合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畢竟屬于兩種性質的債務,法律應當給予第三人拒絕的機會。最關鍵的問題在于,如果沒有債權人與第三人的約定,在合同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時,則第三人根本無義務受領,則債務人不能順利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如果合同債務人適當地、全面地向第三人履行了合同債務,則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清結完畢,合同代為受理有效。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涉外離婚時房產應該如何分割
2021-01-06交通肇事致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6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保險條款當中又被分為哪幾大類
2020-12-22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土地轉包合同協議
2021-01-12城市的舊房拆遷,補償能參考附近房價給嗎
2021-03-15租房遇拆遷如何安置
2020-11-11茂名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