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解除合同的方法有哪些
合同解除的方式分為: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單方解除)。
1、約定解除的兩種情況。
(1)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了解除條件,一旦該條件成就,合同解除;
(2)雙方未在合同中約定解除條件,但在合同履行完畢前,經雙方協商一致而解除合同。
2、法定解除的情形、合同解除的法定條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
(3)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4)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5)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解除合同有什么法律效力
1、根據履行情況,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狀態,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
2、根據合同性質,是指什么類型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租賃合同或者服務合同。合同性質不同,其處理方式不同。
3、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恢復原狀時,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恢復原狀還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4、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5、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在有需要解除合同的時候,最理想的就是跟對方進行溝通,經過協商來解除合同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能避免給自己產生危害。更多常見的解除合同的方法或遇到單方面解除合同情況,歡迎律霸網網站咨詢了解,找專業的律師為你詳細講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有什么條件限制,數罪并罰有什么特殊情形
2021-02-28公司注銷決議書怎么寫
2020-12-26無權代理合同法律規定
2021-01-31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什么是保險代理人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