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應怎么簽才是有效的
符合以下條件的合同有效:
1、簽訂合同的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合同內容反映了簽訂人真實的意思表示;
3、合同內容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簽訂勞動合同,通常需要包含如下內容:
一、《勞動合同法》第17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合同的訂立是指締約當事人相互為意思表示并達成合意而成立了合同。合同的訂立由“訂”和“立”兩個階段組成。“訂”強調締約的行為和過程為是締約各方接觸、治商過程,包括締約各方的接觸、洽商并最終達成協議前的整個討價還價過程。此階段由要約邀請、要約、反要約諸制度加以規范和約束,產生先合同義務及締約過失責任。而“立”強調締約的結果,指的是雙方合意的達成,即雙方當事人就合同條款至少是合同的主要條款已經形成一致意見,各方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得以確定,簡言之,合同成立了。
訂立過程
須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
合同為各方達成的協議,屬于雙方或多方的法律行為,因此,訂立合同須由至少兩方當事人參與,僅一方當事人不存在訂立合同問題。訂約當事人是否為雙方或多方,決定于參與訂約的人是否為相互獨立的意思主體。在一般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的經濟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訂約當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經濟目的,但須能為相互獨立的意思表示。
須有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的互動
合同訂立是由獨立的主體相互接觸,互為意思表示,直到達成協議的過程。因此,合同的訂立須有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從要約、再要約,直到承諾。
須為特定當事人之間為締約而為意思表示
訂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圍內的人之間進行,并且當事人須以締約為目的進行接觸,當事人之間相互所為的意思表示是為訂約發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間或者雖為特定人之間相互接觸,進行協商,但并不是以訂約為目的,則不屬于合同訂立問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要簽訂一份有效力的合同,那么首先雙方必須要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而且簽訂的合同必須是雙方自愿簽訂的,還要合同的內容不違反一般的法律規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違章收到信息多長時間處理
2020-12-29無產權證房產轉讓可否公證
2021-03-04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房屋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1戶口所在地拆遷但沒有房產是否賠償
2021-03-22農村宅基地征收拆遷會如何補償
2021-01-05房屋征收與補償什么是臨時周轉和臨時過渡,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1-14公房拆遷補償申請范文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