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婚后一方出資買房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購買的房產資金來源如果屬于《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的情形,則屬于共同財產。如果屬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則屬于個人財產。
1、屬共同財產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對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應歸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范圍作出了規定,即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1)工資、獎金,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及各種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補貼;
(2)生產、經營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或雙方擁有的知識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是指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或雙方因繼承遺產和接受贈與所得的財產。
對于繼承遺產的所得,指的是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是對財產的實際占有。即使婚姻關系終止前并未實際占有,但只要繼承發生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所繼承的財產也是夫妻共同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6)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
(7)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
(8)發放到軍人名下的復員費、自主擇業費等一次性費用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應得部分夫妻共有。
2、屬其中一方財產的情形: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二、婚后買房需要注意什么
為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根據《民法典》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婚后買房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簽約雙方親自到場
在買房過程中,涉及到諸多簽約過程,如簽訂買賣合同、申請房貸以及交易過戶等,這需要夫妻雙方同時到場。除了簽訂房產買賣合同之外,申請房貸、辦理過戶手續時,也需要雙方親自到場。另外,辦理過戶手續時,原則上要求同時到場,因為根據《民法典》規定,夫妻共同購置的房產,到底是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需要在買賣合同中體現出來,進而在房產證上載明,因此需要雙方到場簽字確認。但如果無法到場,也必須辦理公證收取委托手續,并將相關事宜交代清楚。
(二)證件準備是關鍵
夫妻共同買房,需要提供的證件比較多,而且一件都不能少。在夫妻共同申請房貸時,需要提供夫妻兩人的收入證明,如果兩人為非本地居民,還需雙方提供1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否則按照非本地居民貸款政策對待。
由于信貸政策有變化,因此在確定主貸人和次貸人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而不能簡單地只看收入的高低程度。夫妻共同還款時,在確定主貸款人、次貸款人時,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般情況下,在銀行住房貸款合同中,只把一方作為“貸款人”(常說的主貸款人)而無論房產證上是否寫了雙方的名字,另一方都可作為“共同貸款人”。在確定主貸款人時,應當選擇夫妻間收入較高較穩定者,同時注意年齡的限制,否則會影響到貸款期限。
(三)所占份額提前定
夫妻共同買房,財產所占份額各是多少,需提前確定,以免日后產生糾紛。依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此在共同購房過程中,即使房產證上沒有出現另一方的名字,也不影響其對房屋享有所有權。
(四)準夫妻買房重登記
在此需要特別提醒的是,目前有不少準夫妻共同買房的現象存在。為了減少糾紛,專家建議應該在房產證登記內容方面下點功夫。
結婚之后一方出資買房,此時出資可能是用其個人的財產,當然也有可能是用的夫妻共同財產。在夫妻對財產有約定的情況下,若是一方婚后用個人財產出資買房,則這個時候一般房產都是被認定為其個人的財產,而之后要是夫妻離婚的話,另一方也是不能要求對該房產進行分割。
婚后父母出資購房認定為借款還是贈與?
婚前父母出資買房贈與公證可以嗎?
婚后一方出資買的房產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如何確定借款合同中約定的簽訂地
2021-03-10行政監督必須有執法證嗎
2020-12-08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消費者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1-03-26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2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保險合同變更的類型
2021-02-06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
2020-12-21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賠償案件審理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