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定作人與承攬人對損害后果與有過失時,分別對內、外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有所不同。
依據民法原理,連帶責任是責任主體之間承擔責任沒有先后順序之分,也無責任范圍之別,權利人或受害人可以請求部分或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民事責任。不論權利人或受害人請求哪個責任人承擔責任,該責任人均應承擔全部責任,并且任何一個責任人在承擔責任后,都可對其他責任人應承擔的部分行使追償權。在本問題中,一方面,在定作人與承攬人共同導致第三人損害與有過失的情形下,首先,由定作人與承攬人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定作人與承擔人共同承擔的對外責任。司法解釋如此規定的意義在于,與有過失的定作人與承攬人對受害人只有承擔連帶責任,受害人的損害才能得到及時的、完全的填補。其次,在定作人與承攬人內部關系中,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和致害行為原因力大小確定責任范圍。如此規定的立法目的在于,有利于承擔全部責任的定作人對承攬人應承擔的部分向承攬人行使追償權,減少承攬人逃避賠償責任、從定作人對外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中獲得不當利益的風險。另一方面,在定作人完成工作過錯中造成自身損害的情形下,定作人與承攬人對損害結果均有過錯的,因受害人就是定作人本人,不存在定作人與承攬人共同對外向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情形,只需在雙方之間根據過錯程度和致害行為原因力大小確定各自的責任范圍后,判令定作人對承攬人的損害按范圍承擔賠償責任。
其二,定作人承擔的賠償責任應與其過錯和致害行為原因力大小相適應。
法官確定定作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中“相應”責任的范圍,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方面,定作人的過錯程度。首先定作人要有過錯,有過錯才談得上責任承擔。其次,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定作人過錯形態中不應包括故意。在《人身損害解釋》第十條上述“但書”的規定中,定作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依據,是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從措辭看排除了故意的過錯形態,也許是立法者出于定作人的過錯責任這種特殊侵權責任是一種替代責任的考慮。
在定作人與承攬人與有過失的情形下,如何比較各自的過失程度來確定各自的責任范圍?楊*新教授在《侵權責任形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具體的確定方法,可資法官審判時借鑒,即“比較過錯亦稱比較過失,是指在與有過失中,通過確定并比較加害人和受害人的過錯程度,以決定責任的承擔和責任的范圍。具體方法是,將雙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具體確定為一定的比例,從而確定出責任范圍。對損害后果應負主要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51%—95%;對損害后果應負同等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50%;對損害后果應負次要責任者,其過錯比例為5%—49%;過錯比例不足5%的,可以免除其賠償責任,不認其為與有過失。”
另一方面,定作人致害行為原因力的大小。原因力就是數個侵權行為對同一損害結果的發生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同的原因力使損害結果發生的概率不同,與損害結果的遠近程度也不同。定作人對損害結果發生的原因力大小確定之后,結合承攬人的過錯和致害行為原因力大小,比較雙方當事人各自的過錯程度和致害行為的原因力,分析對與有過失責任范圍的確定所起的作用,最終確定定作人應承擔賠償責任的“相應”范圍。
過錯程度是主觀的,而致害行為原因力是客觀的,法官在具體案件的審理中應如何把握?楊*新教授還在上述《侵權責任形態研究》一文中比較了過錯程度和致害行為的原因力對確定與有過失責任范圍所起的作用或產生的影響有段論述,可供法官辦案時參考,即:“原因力對于與有過失責任范圍的相對性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當事人雙方的過錯程度無法確定時,應以各自行為的原因力大小,確定各自責任的比例。第二,當事人雙方的過錯程度相等時,各自行為的原因力大小對賠償責任起‘微調’作用。第三,當加害人依其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時,雙方當事人行為的原因力起‘微調’作用:原因力相等的,依過錯比例確定賠償責任;原因力不等的,依原因力的大小相應調整主要責任或次要責任的責任比例,確定賠償責任。根據過錯比較和原因力的比較,確定雙方當事人各自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分擔責任。”
假如你對定作人責任確定等知識還有興趣,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律霸網點擊在線咨詢系統詢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班時間腦梗如何賠償
2020-12-08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股東代表訴訟需要滿足的條件
2021-01-05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農民購買、使用直接用于農業生產的農資產品,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021-03-25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交通事故認定書一直沒下來怎么辦
2021-01-27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如果公司倒閉了怎么追究損失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自家車撞自家車的話保險要賠償嗎
2021-02-11掛車事故沒保險怎么辦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