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位作者都有一個相同觀點,就是“無履行期限的債務在債務人未同意履行債務、債權人未向債務人請求過清償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而且崔*遠先生還特意提到德國學者拉*茨先生的一個觀點:“時效的開始不僅要考慮請求權的發生,也要考慮到請求權的到期”[3]其實,德國另一民法學者**庫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觀點。這位學者在論述“消滅時效的開始”的相關內容中寫道:“《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58條第1款規定得更為明了:‘消滅時效,于法律上可以要求履行請求權(已屆清償期)之時開始。’雖然這一句話沒有成為法律,但由于它的實質內容是正確的,因此被視為現行法的組成部分。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是請求權的產生,而是請求權的已屆清償期。”該學者還進一步舉例來進行說明“以消費借貸為例,要求償還貸款的權利的消滅時效,并不是在發放貸款之時起算,而是在貸款已屆清償期時才開始起算。”[4]筆者對此觀點深表贊同。實際上,筆者也對德國民法典第198條以請求權的成立或產生作為訴訟時效起算的一般標準持批評意見,但奇怪的是盡管此條規定受到法學理論界的批評,但在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債法現代化法》對德國民法典的修訂中并未對其進行實質性的修改或改變(相關內容請參見《德國民法典》第198條、《德國債法現代化法》第199條、第200條)[5],受閱讀資料的限制筆者無法得知原因。而且筆者也對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以“權利被侵害”為訴訟時效起算的標準持批評態度,主要是此標準過于狹隘等原因,例如無法包含其他“權利未被侵害”時的訴訟時效的起算等問題。如在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中,誰“侵害”了誰的權利?侵害了何種權利?等等。關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標準的選擇與確定,筆者將另行撰文進行探討,此處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五級傷殘待遇怎么樣
2021-03-03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對《保險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
2021-03-11土地承包的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9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咸寧市農村房租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02拆遷補償安置新條例有哪些
2021-02-08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七條解讀舊城改造補償方案
2020-12-07拆遷補償價格評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1-21房屋拆遷管理費的收費標準
2021-03-10房屋拆遷選擇貨幣補償有哪些好處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