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位作者都有一個相同觀點,就是“無履行期限的債務在債務人未同意履行債務、債權人未向債務人請求過清償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而且崔*遠先生還特意提到德國學者拉*茨先生的一個觀點:“時效的開始不僅要考慮請求權的發生,也要考慮到請求權的到期”[3]其實,德國另一民法學者**庫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觀點。這位學者在論述“消滅時效的開始”的相關內容中寫道:“《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58條第1款規定得更為明了:‘消滅時效,于法律上可以要求履行請求權(已屆清償期)之時開始。’雖然這一句話沒有成為法律,但由于它的實質內容是正確的,因此被視為現行法的組成部分。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是請求權的產生,而是請求權的已屆清償期。”該學者還進一步舉例來進行說明“以消費借貸為例,要求償還貸款的權利的消滅時效,并不是在發放貸款之時起算,而是在貸款已屆清償期時才開始起算。”[4]筆者對此觀點深表贊同。實際上,筆者也對德國民法典第198條以請求權的成立或產生作為訴訟時效起算的一般標準持批評意見,但奇怪的是盡管此條規定受到法學理論界的批評,但在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債法現代化法》對德國民法典的修訂中并未對其進行實質性的修改或改變(相關內容請參見《德國民法典》第198條、《德國債法現代化法》第199條、第200條)[5],受閱讀資料的限制筆者無法得知原因。而且筆者也對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以“權利被侵害”為訴訟時效起算的標準持批評態度,主要是此標準過于狹隘等原因,例如無法包含其他“權利未被侵害”時的訴訟時效的起算等問題。如在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中,誰“侵害”了誰的權利?侵害了何種權利?等等。關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標準的選擇與確定,筆者將另行撰文進行探討,此處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股權轉讓流程
2021-02-15醫療事故等級與對應的殘疾賠償比例
2020-12-19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一步優化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2021-03-04約定傭金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05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仲裁授權委托書格式范本
2021-03-06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