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中止履行合同的程序
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出現中止履行的情形時,合同的當事人要通知對方己方中止履行合同,對方提供擔保確定履行合同的,己方可以繼續履行合同。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六十九條?【不安抗辯權的行使】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合同無法履行的后果有哪些
履行不能又稱給付不能,是指債務人由于某種原因,事實上已不可能履行債務。履行不能使債的目的客觀上無法實現,因而導致債務消滅或轉化為損害賠償之債,
第一、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歸責于債務的事由,債務人均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應免除債務人的實際履行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請求賠償損失。此外,若違約人的行為構成犯罪,違約人依法還應承擔刑事責任。
第二、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債務人應免除實際履行責任,但應承擔違約責任;債權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三、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一時履行不能,待不能原因清除以后,債務人應履行原債務,并承擔違約責任,但此時履行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規定。
第四、因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實際履行責任,對能履行的部分仍應繼續履行,但不得違反《合同法》第110條的規定,并同時承擔違約責任;若部分履行不能致使債權人訂約目的不能實現,債權人可解除合同,并請求賠償損失。
第五、若因不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債務人的法律后果分別表現為:(1)解除原債務的實行履行責任。因一時履行不能,債務人在不能障礙消除前不負履行遲延責任;(2)遇有履行不能情形時,債務人有及時通知對方的義務,并有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的義務,如《合同法》第118條的規定;(3)除承擔違約責任,如《合同法》第117條的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出現中止履行的情形時,合同的當事人要通知對方己方中止履行合同,對方提供擔保確定履行合同的,己方可以繼續履行合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凈身出戶協議寫明不出撫養費是否合法
2020-11-14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債權債務轉讓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2020-12-22行政處罰停業多長時間
2020-12-04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房產拍賣中哪些你不知道的條件
2021-02-25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司法實踐是怎么處理婚約問題
2021-02-04小額民事訴訟可以不開庭直接判決嗎?
2020-12-04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雙方同意斷絕關系合法嗎
2021-03-04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