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沒收違法所得程序
1、適用條件
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檢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了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后逃匿,在通緝1年后不能到案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行為所取得的財物及其孳息以及犯罪嫌疑人非法持有的違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從財物,應當認定為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
2、公安機關提出沒收意見
公安機關認為有符合沒收條件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檢察院。
3、檢察院對沒收意見的審查處理
審查期限:30日以內,經檢察院批準,可以延長15日。
處理:對于公安機關移送的沒收違法所得案件,經審查認為不符合刑訴法第280條第1款規定條件的,應當作出不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申請的決定,并向公安機關書面說明理由;認為需要補充證據的,應當書面要求公安機關補充證據,必要時也可以自行調查。
公安機關補充證據的時間不計入檢察院辦案期限。在審查公安機關移送的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的過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動投案或者被抓獲的,檢察院應當終止審查,并將案卷退回公安機關處理。
對啟動沒收程序的監督:檢察院發現公安機關應當啟動違法所得沒收程序而不啟動的,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在7日以內書面說明不啟動的理由,經審查,認為公安機關不啟動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啟動程序。
檢察院提出沒收申請的要求:應當制作沒收違法所得申請書。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并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
4、管轄法院、審理組織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5、法院對沒收違法所得申請的審查處理
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法院應當在7日內審查完畢,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不屬于本院管轄的,應當退回人民檢察院;
材料不全的,應當通知人民檢察院在3日內補送;
屬于違法所得沒收程序受案范圍和本院管轄,且材料齊全的,應當受理。
檢察院尚未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或者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即將屆滿,涉案財產有被隱匿、轉移或者毀損、滅失危險的,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6、公告
法院受理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后,應當發出公告,公告期間為6個月。
7、申請參加訴訟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申請參加訴訟,也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對申請沒收的財產主張所有權的人,應當認定為刑訴法規定的其他利害關系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在公告期間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供其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關系的證明材料,其他利害關系人應當提供申請沒收的財產系其所有的證據材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在公告期屆滿后申請參加訴訟,能夠合理說明原因,并提供證明申請沒收的財產系其所有的證據材料的,法院應當準許。
8、審理方式
法院在公告期滿后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進行審理,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的,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利害關系人申請財產訴訟的,法院應當開庭審理。沒有利害關系人申請參加訴訟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利害關系人接到通知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轉為不開庭審理,但還有其他利害關系人參加訴訟的除外。法院對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開庭審理的,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違法所得是應該沒收或是追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在公告期屆滿后申請參加訴訟,能夠合理說明原因,并提供證明申請沒收的財產系其所有的證據材料的,法院應當準許。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掛靠企業違法的責任承擔
2020-12-10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名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16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防范保險欺詐的對策是怎樣的
2020-11-29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怎樣索賠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