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時履行抗辯權的理論基礎在于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66條之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所謂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前,有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
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法律要件有以下四個方面:
1、頻雙方因同一合同互負對價債務;
2、須行使抗辯權曲當事人沒有先給付義務;
3、須雙方債務已屆請償期;
4、須對方當事人未為給付或提出給付。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
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所謂雙務合同的牽連性,是指給付與對待給付具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可分為發生上的牽連性、存續上的牽連性和功能上的牽連性。所謂發生上的牽連性,是指一方的給付與對方的對待給付在發生上互相牽連.即一方的給付義務不發生時,對方的對待給付義務也不發生。所謂存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因不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致不能履行時,債務人免除給付義務,債權人亦免除對待給付義務。所謂功能上的牽連性,又稱履行上的牽連性,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所負給付與對方當事人所負對待給付互為前提,一方不履行其義務,對方原則上亦可不履行,只有如此,才能維持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同時履行抗辯權正是這種功能上的牽連性的反映。
上述思想正是誠實信用原則的應有之義,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也是誠實信用原則所要求的。當然,誠實信用原則同時也限制了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濫用。在當事人一方已為部分給付時,對方當事人若拒絕其給付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則不得拒絕自己的給付。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知道了同時履行抗辯權存在的基礎在于雙務合同的牽連性。上訴資料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同時履行抗辯權這方面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對您帶來幫助。若是您還有什么疑惑或是關于法律的其他問題,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拿到工傷鑒定結果后該做什么
2021-01-21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交通事故傷殘等級鑒定標準
2020-11-23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有建筑資質承接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2-23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農村征地,荒地補償應該給誰
2020-11-17無錫拆遷安置房過戶如何辦理
2020-11-24拆遷買安置房折扣多少
2021-03-23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
2020-12-05征地拆遷補償標準應該是多少
2020-12-20北京拆遷安置房繼承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