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榮我國法學理論研究事業(yè),推動國家法治建設進程,根據(jù)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司發(fā)通[2001]057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司法部決定開展2005年度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評獎工作,現(xiàn)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獎項設立及獎勵金額
(一)獎項設立
本次評獎分為兩類:法學教材獎(高等院校)、法學科研成果獎。兩項獎各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yōu)秀作品獎四個獎項等級。
(二)獎勵金額
1、法學教材獎:一等獎10項,每項獎金10000元;二等獎20項,每項獎金5000元;三等獎30項,每項獎金2000元;優(yōu)秀作品獎15項,每項獎金1000元。
2、法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0項,每項獎金10000元;二等獎20項,每項獎金5000元;三等獎30項,每項獎金2000元;優(yōu)秀作品獎15項,每項獎金1000元。
二、評獎原則
(一)獲獎成果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以人為本的宗旨,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思想觀點正確、積極、先進。
(二)法學教材獲獎成果體例應嚴謹、規(guī)范,內容科學、先進,理論深度恰當、合理。
(三)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獲獎成果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創(chuàng)新性,能夠針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法學學科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大理論問題提出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應用研究獲獎成果應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對解決我國法治建設過程中出現(xiàn)的重大實踐問題有所突破,為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重大決策提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和方案,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
(四)觀點系統(tǒng)、完整,論證充分,資料準確、翔實,文風端正。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范圍
全國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xié)和司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法學類社團、企事業(yè)單位(以下簡稱申報單位)中符合條件者均可申報。
(二)成果期限
2002年4月1日-2005年11月30日期間內公開出版、發(fā)表的成果;因特殊原因不能公開出版、發(fā)表的,需提交有關部門的應用類研究成果(正式文本)。
(三)申報人資格
1、申報人必須遵守我國憲法和法律,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以人為本的宗旨,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2、申報人必須是上述申報單位中在編的從事法學教育、法律實務與法學理論研究工作者。
3、申報人只能申報一項成果。
4、合作研究的成果以第一署名人名義申報。
(四)申報成果
1、成果形式:教材、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研究咨詢報告、論文、音像、軟件等均可申報。
2、多卷本著作應視為一部著作整體申報,如著作沒有完整出齊,不能申報。
3、每部都有獨立主題的叢書不能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報,應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報。
4、個人文集可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但必須具有主題書名。多卷本文集,如每部主題書名不同,可選擇其中之一申報。
5、多人撰寫的論文集不能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應以每篇論文單獨申報。
6、在同一刊物連續(xù)多期刊登的論文,應作為一篇論文單獨申報。
7、計算機軟件、研究咨詢報告,如公開出版或發(fā)表,可直接申報;如不宜公開出版或發(fā)表的成果,則必須附采用單位的證明材料,證明其對法治實務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或產(chǎn)生了重大社會效益。
8、音像類研究成果必須正式公開出版發(fā)行,方可申報。
9、已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秀成果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的成果,不再重復申報。
10、在國外出版、發(fā)表無中文翻譯的成果不能申報。
四、評獎程序
(一)初審
申報材料初審由申報單位及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評獎辦公室(以下簡稱評獎辦公室)負責。
申報單位應按本《公告》的要求,對申報材料認真審核,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報:
1、成果的思想觀點有違反四項基本原則,違反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傾向者。
2、有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弄虛作假者。
3、著作權屬存在爭議者。
4、成果第一署名人未提出申報者。
5、其它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成果。
評獎辦公室在各申報單位審核推薦的基礎上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申報要求的將不予參加下一階段評審;在評審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與本《公告》不符的,隨時取消參評資格。
(二)專家通訊評審
由司法部評獎辦公室組織同行專家通訊評審。
(三)專家會議復審
由評獎辦公室組織專家開展同行復議。專家會議評審采取集體評議和無記名差額投票方式產(chǎn)生獲獎結果。
(四)公示
由評獎辦公室在《法制日報》、《中國司法》、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wǎng)、中國普法網(wǎng)等媒體發(fā)布公告,將獲獎結果公開異議,異議期為一個月。
(五)公布、頒獎
異議期滿,對無爭議的獲獎成果正式公布、頒獎。
五、申報辦法
(一)申報材料
1、《申請評審書》
從“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wǎng)(網(wǎng)址:http://www.lawstudy.gov.cn)”上下載《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申請評審書》,用A4紙打印,一式6份(其中含原件1份)、用word軟件錄入的數(shù)據(jù)軟盤1份,同時發(fā)送電子郵件(E-mail:sfky@lawstudy.gov.cn)。
2、申報成果
(1)教材、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等著作類成果一式3份(套)。
(2)論文和公開出版、發(fā)表的研究咨詢報告類成果一式6份,統(tǒng)一裝訂在《申請評審書》之后,包括論文、研究咨詢報告全文、公開發(fā)表的期刊封面、目錄頁復印件;如申報的論文屬于論文集或個人文集的其中之一,須將該論文集或個人文集的封面和版權頁、論文全文一起復印上報。
不宜公開出版、發(fā)表的研究咨詢報告須同時附采納單位的證明材料。
論文和研究報告類成果,須將全文作為附件隨《申請評審書》一起錄入數(shù)據(jù)軟盤并發(fā)送電子郵件,以便通訊評審使用。
(3)音像、軟件類成果除報送成果原件一式3份外,須同時報送與之相關的文字材料、設計方案等。
3、申報的成果無論是否獲獎,所有申報材料將不予退還。
(二)受理申報時間
2005年12月10日開始,2006年1月10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三)材料寄送
收件單位:司法部研究室科研管理處
郵編:100020
聯(lián)系人:任永安
聯(lián)系電話:010-65206810、85626170
傳真:010-65206850
E-mail: sfky@lawstudy.gov.cn
網(wǎng)址: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wǎng) http://www.lawstudy.gov.cn
二00五年十二月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興萌,山東順周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心理咨詢師。臨床醫(yī)學學士學位,5年學校及醫(yī)院學習歷練,掌握扎實的醫(yī)學基礎,在傷殘鑒定、醫(yī)療過錯鑒定等方面能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客觀的意見及幫助。先后供職于平安財險、太平財險兩家保險公司,發(fā)揮醫(yī)學專長,依次擔任人傷理賠法務、人傷理賠主管、人傷審核崗,共計8年余,累計處理交通事故千余件,積累了豐富的交通事故及人身損害處理及訴訟經(jīng)驗。目前主要業(yè)務專長:交通事故、醫(yī)療糾紛、人身損害糾紛。聯(lián)系電話:18615425160;微信:L18615425160。
集郵市場管理辦法(2013修正)
2013-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法
2007-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1998年特別國債付息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lián)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yǎng)的暫行規(guī)定》的決議
1980-09-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chǎn)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jiān)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工程咨詢行業(yè)管理辦法
2017-11-06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浙江省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異議審查處理辦法
2014-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登記管理辦法
2014-01-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
2013-03-26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遼寧蛇島老鐵山等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通知
2011-03-12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chǎn)經(jīng)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第一批三網(wǎng)融合試點地區(qū)(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