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繁榮我國法學理論研究事業,推動國家法治建設進程,根據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司發通[2001]057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的規定,司法部決定開展2005年度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評獎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獎項設立及獎勵金額
(一)獎項設立
本次評獎分為兩類:法學教材獎(高等院校)、法學科研成果獎。兩項獎各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作品獎四個獎項等級。
(二)獎勵金額
1、法學教材獎:一等獎10項,每項獎金10000元;二等獎20項,每項獎金5000元;三等獎30項,每項獎金2000元;優秀作品獎15項,每項獎金1000元。
2、法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10項,每項獎金10000元;二等獎20項,每項獎金5000元;三等獎30項,每項獎金2000元;優秀作品獎15項,每項獎金1000元。
二、評獎原則
(一)獲獎成果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宗旨,運用馬列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思想觀點正確、積極、先進。
(二)法學教材獲獎成果體例應嚴謹、規范,內容科學、先進,理論深度恰當、合理。
(三)法學基礎理論研究獲獎成果應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創新性,能夠針對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法學學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理論問題提出新思想、新觀點和新方法;應用研究獲獎成果應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和社會效益,對解決我國法治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實踐問題有所突破,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重大決策提供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意見、建議和方案,得到較高的社會評價。
(四)觀點系統、完整,論證充分,資料準確、翔實,文風端正。
三、申報要求
(一)申報范圍
全國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和司法機關,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法學類社團、企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申報單位)中符合條件者均可申報。
(二)成果期限
2002年4月1日-2005年11月30日期間內公開出版、發表的成果;因特殊原因不能公開出版、發表的,需提交有關部門的應用類研究成果(正式文本)。
(三)申報人資格
1、申報人必須遵守我國憲法和法律,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宗旨,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
2、申報人必須是上述申報單位中在編的從事法學教育、法律實務與法學理論研究工作者。
3、申報人只能申報一項成果。
4、合作研究的成果以第一署名人名義申報。
(四)申報成果
1、成果形式:教材、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研究咨詢報告、論文、音像、軟件等均可申報。
2、多卷本著作應視為一部著作整體申報,如著作沒有完整出齊,不能申報。
3、每部都有獨立主題的叢書不能作為一項研究成果整體申報,應以其中獨立完整的著作單獨申報。
4、個人文集可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但必須具有主題書名。多卷本文集,如每部主題書名不同,可選擇其中之一申報。
5、多人撰寫的論文集不能作為著作類成果申報,應以每篇論文單獨申報。
6、在同一刊物連續多期刊登的論文,應作為一篇論文單獨申報。
7、計算機軟件、研究咨詢報告,如公開出版或發表,可直接申報;如不宜公開出版或發表的成果,則必須附采用單位的證明材料,證明其對法治實務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或產生了重大社會效益。
8、音像類研究成果必須正式公開出版發行,方可申報。
9、已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的成果,不再重復申報。
10、在國外出版、發表無中文翻譯的成果不能申報。
四、評獎程序
(一)初審
申報材料初審由申報單位及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評獎辦公室(以下簡稱評獎辦公室)負責。
申報單位應按本《公告》的要求,對申報材料認真審核,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報:
1、成果的思想觀點有違反四項基本原則,違反黨和國家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傾向者。
2、有抄襲剽竊他人研究成果,弄虛作假者。
3、著作權屬存在爭議者。
4、成果第一署名人未提出申報者。
5、其它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成果。
評獎辦公室在各申報單位審核推薦的基礎上對申報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對不符合申報要求的將不予參加下一階段評審;在評審過程中如發現與本《公告》不符的,隨時取消參評資格。
(二)專家通訊評審
由司法部評獎辦公室組織同行專家通訊評審。
(三)專家會議復審
由評獎辦公室組織專家開展同行復議。專家會議評審采取集體評議和無記名差額投票方式產生獲獎結果。
(四)公示
由評獎辦公室在《法制日報》、《中國司法》、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中國普法網等媒體發布公告,將獲獎結果公開異議,異議期為一個月。
(五)公布、頒獎
異議期滿,對無爭議的獲獎成果正式公布、頒獎。
五、申報辦法
(一)申報材料
1、《申請評審書》
從“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網址:http://www.lawstudy.gov.cn)”上下載《司法部法學教材與法學科研成果獎申請評審書》,用A4紙打印,一式6份(其中含原件1份)、用word軟件錄入的數據軟盤1份,同時發送電子郵件(E-mail:sfky@lawstudy.gov.cn)。
2、申報成果
(1)教材、專著、編著、譯著、工具書等著作類成果一式3份(套)。
(2)論文和公開出版、發表的研究咨詢報告類成果一式6份,統一裝訂在《申請評審書》之后,包括論文、研究咨詢報告全文、公開發表的期刊封面、目錄頁復印件;如申報的論文屬于論文集或個人文集的其中之一,須將該論文集或個人文集的封面和版權頁、論文全文一起復印上報。
不宜公開出版、發表的研究咨詢報告須同時附采納單位的證明材料。
論文和研究報告類成果,須將全文作為附件隨《申請評審書》一起錄入數據軟盤并發送電子郵件,以便通訊評審使用。
(3)音像、軟件類成果除報送成果原件一式3份外,須同時報送與之相關的文字材料、設計方案等。
3、申報的成果無論是否獲獎,所有申報材料將不予退還。
(二)受理申報時間
2005年12月10日開始,2006年1月10日截止(以郵戳日期為準)。
(三)材料寄送
收件單位:司法部研究室科研管理處
郵編:100020
聯系人:任永安
聯系電話:010-65206810、85626170
傳真:010-65206850
E-mail: sfky@lawstudy.gov.cn
網址:中國司法科研信息網 http://www.lawstudy.gov.cn
二00五年十二月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2018修正)
201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十五部法律的決定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2000修正)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已修定]
1996-07-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生豬屠宰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邯鄲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3-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1-19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