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中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的,如果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約定形式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沒有約定的,承擔的形式包括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履行、補救措施后的損失賠償】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損害賠償的范圍】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二、合同法的違約種類有哪些
1、全部違約
完全不履行,指當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義務的違約情形。
2、預期違約
(1)預期拒絕履行: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到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至前,一方當事人以言辭或行為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其將不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
(2)預期不能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屆至前,有情況表明或一方當事人根據客觀事實發現另一方當事人屆時不能履行合同義務。
3、遲延履行
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而未履行債務,包括債務人遲延履行和債權人遲延履行。
債務人遲延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限屆滿,或在合同未定履行期限時,在債權人指定的合理期限屆滿,債務人能履行債務而未履行。
根據合同法規定,債務人遲延履行的,應承擔遲延履行的違約責任,承擔對遲延后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害的賠償責任。
4、不適當履行
指雖有履行但履行質量不符合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違約情形。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的,如果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約定形式承擔違約責任,如果沒有約定的,承擔的形式包括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二套房政策認定標準
2021-01-22同時履行抗辯權是債權人與債務人同時履行嗎
2021-01-01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合伙企業與注冊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6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5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