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法上的預期違約
預期違約也稱先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無正當理由明確表示在履行期到來后將不履行合同或者以其行為表明履行期到來后將不予履行合同。
相關知識:預期違約的樣態
明示預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明確向對方表示履行期到來之時將不履行合同;默示預期違約則是指在履行期到來之前,一方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在履行期到來之時將不予履行合同。
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1)對方當事人可以直接解除合同請求對方承擔損害賠償等違約責任。
(2)對方當事人也可以不解除合同,待履行期屆至時請求履行,對方不履行時再行請求損害賠償。
預期違約的具體類型
(一)預期拒絕履行,指合同有效成立后至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至前,一方當事人以言辭或行為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其將不按約定履行合同義務。
(二)預期不能履行,指在合同履行期屆至前,有情況表明或一方當事人根據客觀事實發現另一方當事人屆時不能履行合同義務。我國《合同法》第108條對預期拒絕履行做了規定,而第68條關于不安抗辯權的規定,則兼含有以上兩種類型的具體表現行為。
實際違約的分類
1、履行不能。即當事人想履行但是由于主客觀原因不能履行。
按不同的標準可分為主觀履行不能和客觀履行不能、自始不能和事后不能、全部不能和部分不能、一時不能和永久不能。應注意的是,如果履行同時符合自始不能、客觀不能、永久不能和全部不能,此時合同是無效的,而不是違約的問題。
2、拒絕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到來之后,一方當事人能夠履行而明確表示不予履行。
3、遲延履行。即合同履行期屆滿,債務人能夠履行而未履行,也沒有明確表明將不予履行。
4、不完全履行。即已經履行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約定。
(1)瑕疵履行(交付的標的物不合格)。
(2)加害履行(交付的標的物不但不符合合同約定,還給對方造成其他損失)。
看完本文之后,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都清楚了吧,這也是實際中容易出現的情況。當我們遇到對方合同預期違約的時候,就需要根據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進行賠償,或者依法進行賠償。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強制拆遷是否能申請國家賠償
2021-03-25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支票背書不連續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20車禍中被扶養人的范圍認定,車禍中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
2020-11-24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房產抵押給公司需要備案嗎
2020-12-07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勞動調解書有強制力嗎
2021-03-07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