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違約應當如何認定
從立法的目的來看,判定是否根本違約應當把握以下兩點:
1、合同的不當履行部分包含了實現合同利益的關鍵因素。對于一個合同來說,其履行中包含的因素包括時間(期限)地點、標的物情況、特定的身份要求等。對于不同的合同,這些因素發揮的作用并不相同,如果特定因素對權利人而言是其實現合同利益的關鍵,并且是不能替換的,那么,就可以認定其為合同的關鍵因素。違約行為只有包含了實現合同的關鍵因素,方能認定構成根本違約。
2、在無法判定是否違反合同關鍵因素的情況下,如果繼續履行所造成的社會財富損失小于因解除合同所造成的社會財富損失,則不宜認定為根本違約。合同從當事人角度講,是為了實現其特定經濟目的,從社會角度講,則是為了優化社會資源的配置。所以,對特定合同的違約是否采用根本違約這種嚴厲的制裁方式,主要應看實現合同利益的關鍵因素是否被違反。
在無法判斷時,則應當從是否有利于實現社會利益最大化來判斷是否根本違約。如果合同因違約被解除給違約方造成的損失遠大于非違約方因解除所可以獲取的利益時,就不應認定合同構成根本違約,而應繼續履行,同時由違約方對非違約方予以賠償,以平衡雙方利益,實現合同的最大效益。當然,這樣的處理方法只有在無法認定合同的關鍵因素是否被違反的情況下才能適用。
我國《合同法》第97條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的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具體做法有:(1)返還原物;(2)受領標的物為金錢的,應同時返還自受領之日起的利息;(3)受領標的物有孳息的,也應一并返還;(4)應返還的原物因毀損丟失或其它事由不能返還的,應按物的價值予以返還。例外的是連續性合同的解除原則無溯及力,常見的連續性合同主要有:租賃合同、委托合同、雇用合同以及其它以使用或提供勞務為內容的合同,由于這些合同在內容上的特殊而無法恢復原狀,故這些合同的解除,就無溯及既往的效力。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應的條文。一旦違反了合同中規定的相關責任義務,那么必定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對此,必須明白根本違約的認定條件以及應該怎么處理,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樣本)
2020-12-08合同中不合理的條款如何中止
2021-01-30農村土地遇到以租代征怎么辦
2021-01-29賭博200萬流水能判多久
2020-12-27公司持假營業執照如何處罰
2020-12-23網絡借貸合法嗎
2021-01-02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顧客在超市內摔傷,超市理應賠償嗎
2021-03-16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試用期辭退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有什么不同
2020-12-30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