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法系國家認為,合同債務人只有存在可歸責于他的過錯情況下,才承擔違約責任。因此,大際法系國家采取的是過錯或推定過錯責任原則。前者如《德國民法典》第276條:“債務人,法無其它規定,應就其故意或過失的行為負其責任。”后者如《法國民法典》第1147條:“凡債務人不能證明其不履行債務系由于不應歸其個人負責的外來原因時,即使在其個人方面無惡意,債務人對于其不履行或延遲履行債務,如有必要,應支付損害賠償。”英美法系國家不以當事人有過失作為構成違約的必要條件,而認為一切合同都是“擔保”,只要債務人不能達到擔保的結果,就是違約。《公約》也沒有采取過失責任原則,只要一方違反合同,并給他方造成損失,他就要負損害賠償責任,至于他違反合同有無過失,在所不問。根據中國《合同法》第107—108條和第120—121條的規定,只要違約,就應承擔違約責任;雙方都違約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使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仍應承擔違約責任,該方與第三人之間的糾紛,依照或約定解決。可見,我國的規定與《公約》的規定是基本一致的。
綜上分析,筆者認為,對于根本違約,應采取無過錯責任原則或嚴格責任原則,其宗旨在于合理補償債權人的損失。
其理由有兩點
第一,這是由根本違約的性質決定的。一旦根本違約,當事人的整個合同目的落空,嚴重損害了當事人訂約的預期利益,因此,有必要歸之以嚴格責任,督促合同當事人謹慎履行合同義務,合法行使合同權利。
第二,符合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一般認為,該條款是對公平責任,無過錯責任的法律規定,換言之,該條款為嚴格責任適用提供了法律依據。同時也符合《合同法》和《公約》有關規定。
以上便是律霸小編關于根本違約如何承擔責任的分享,如果你還有相關疑問,歡迎咨詢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法律援助對象及范圍
2021-01-27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執行董事可以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嗎
2021-01-23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什么時候進行專利申請復審
2020-12-30支票背書轉讓
2021-03-11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有必要嗎
2021-02-25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分別應在多長時間內解決
2020-11-22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