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在離婚的時候對財產的處理是比較麻煩的,因為首先要區分清楚究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而這其中又以對房產的爭奪比較激烈。但要是房產作為個人財產的話,這種情況下可能有的人搞不清楚該如何處理,下文中律霸小編就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房產作為個人財產應該怎么處理
夫妻在離婚時僅能對共同財產主張分割或處理,而對于一方的個人財產,另一方不能主張權利。根據我國《婚姻法》,下列情況認為房屋為一方個人財產:
(一)一方在婚前購買的房屋,在付清了全款并取得房屋產權證,應當認定為夫妻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
(二)一方婚前或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因繼承或接受贈與取得的房產,并且被繼承人或贈與人在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明確約定遺囑繼承人或受贈與人只為夫妻一方的,應當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二、房產作為共同財產是怎么處理的
房產作為共同財產,對所有權無爭議的處理情況
1、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并且同意競價取得的,應當準許;
2、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由評估機構按市場價格對房屋做出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3、雙方均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拍賣房屋,就所得價格進行分割。
婚后雙方對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進行修繕、裝修、原拆原建,離婚時未變更產權的,房屋仍歸產權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屬于另一方應得的部分,由房屋所有權人折價補償另一方,比如一方購買房屋時花費50萬,經過雙方出資裝修后,房屋升值30萬,總價值80萬,那么升值的30萬則應該平均分割;進行過擴建的,擴建部分的房屋應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根據最新的婚姻法司法解釋,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離婚時雙方對尚未取得所有權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權的房屋有爭議且協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判決房屋所有權的歸屬,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如哪一方負責撫養子女等因素判決由哪一方當事人使用。待當事人就該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權后,有爭議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如果認定房產作為個人財產的話,自然在夫妻離婚的時候,另一方是不能要求作出分割的。但現實中,很有可能出現房產是一方在婚前出資購買的,同時也登記在其個人名下,但婚后卻是又夫妻共同出資還貸,這樣情況比較復雜,一般在離婚的時候就需要對婚后還貸的部分和房產的升值部分作出補償才行。
?
離婚財產轉移技巧
2020年離婚財產分割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未成年直播怎么處罰
2021-02-14行政執法行為的分類
2021-03-17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指定管轄是指什么
2020-11-13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員工不簽勞動合同的應該要如何處理
2021-02-04合同規定“可根據需要進行調崗”是否有效
2020-12-18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人身保險殘疾程度劃分為幾種
2021-01-29客戶患重疾去世 民生人壽及時理賠
2020-11-12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業務有哪些
2021-02-23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收費停車場車被劃 保險公司不賠償應找保管人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