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刑法保險詐騙共犯論評
根據刑法第25條第1款的規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從實際情況看,這類共同犯罪主要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一是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以下簡稱投保人等)之間共同故意詐騙保險金的,可以構成保險詐騙罪的共同犯罪;二是保險事故的鑒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以下簡稱鑒定人等)故意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為他人詐騙保險金提供條件的,以保險詐騙罪的共犯論處;三是投保人等與保險公司工作人員(以下簡稱保方人員)內外勾結,共同故意詐騙保險金的行為,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構成保險詐騙罪的共同犯罪。第一種共同犯罪是保險詐騙罪最為典型的共犯形式。對第二種形式的共犯有爭議的是,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是否可以構成片面共犯。有人認為,刑法第198條第4款的規定具有特殊性,即保險詐騙的共犯在鑒定人等不知情或單方面故意時仍可成立。其中單方面故意的情況屬片面共犯。
關于不知情也可構成本罪共犯”的問題。筆者認為,實踐中投保人等為騙賠往往向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行賄,但這并不能表明其完全清楚投保人等是為了騙賠而行賄。盡管在事實上接受了賄賂,但如果投保人等并未告知其準備騙賠,也無其他證據證明保險事故鑒定人等知道投保人等的騙賠目的,那就不能認定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為他人詐騙提供條件。即使其在客觀上出具了利于騙賠的材料,也不能認定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構成本罪的共犯。當然,他們的行為有可能構成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或中介組織人員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
關于單方面故意構成片面共犯”的問題。在實踐中,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未與投保人等相互勾結,只是偶然或意外得知投保人等準備騙賠后,出于各種原因(如對保險公司不滿,為了泄憤)而故意向投保人等出具虛假的證明材料的,的確符合片面共犯”的成立條件。但這種情形恐怕只能是一種理論上的分析,在實踐中很難得到證明。因為要證明保險事故的鑒定人等未與準備騙賠的投保人等通謀,卻在知道投保人等要騙賠后暗中為其提供虛假證明助其騙賠是非常困難的。
對第三種共同犯罪,在定性上、理論及實務上均有較大爭議。主要有如下幾種觀點:
一是主犯決定說。該說認為,定貪污罪、職務侵占罪還是定保險詐騙罪應根據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來確定。如果保方人員是保險詐騙的主犯,由其發起、組織實施犯罪,而投保人等處于從屬地位,則定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如果投保人等是保險詐騙罪的主犯,由其發起、組織實施犯罪,而保方人員處于從屬地位、只起次要作用的,則定保險詐騙罪。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罪與刑是緊密聯系的,定罪是量刑的前提,量刑是定罪的結果。
二是一般主體決定說。該說認為,如果保方人員與詐騙犯罪人相互勾結,共同詐騙保險人的保險金的,成立保險詐騙的共犯,依共同犯罪處罰。
三是特殊主體決定說。該說認為,投保人等與保方人員內外勾結騙取保險金的情況即投保人等利用保方人員進行犯罪,對各共同犯罪人應當依照保方人員利用職務或工作之便構成的犯罪定罪量刑,即視具體情況對各共同犯罪人以貪污罪或職務侵占罪論處:當參與共同詐騙保險金的保方人員為國家工作人員時,各共同犯罪人均構成貪污罪;當參與共同詐騙保險金的保方人員為非國家工作人員時,各共同犯罪人均構成職務侵占罪;當參與共同詐騙保險金的保方人員中既有國家工作人員又有非國家工作人員時,為從嚴懲治,對各共同犯罪人也要以貪污罪論處。四是區別對待說。該說認為,投保人等與保方人員共同故意實施詐騙保險金的行為,如果保方人員沒有利用職務之便,實施保險詐騙行為的,構成保險詐騙罪的共犯。如果利用職務之便,共同故意實施保險詐騙行為,在保方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時,構成貪污罪;在保方人員不是國家工作人員時,構成職務侵占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學生在校磕掉牙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5小區電梯廣告牌收益應該歸誰所有
2020-12-05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1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15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