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免責條款的效力,如同確認其它民事法律行為一樣,必須具備一定的法律要件。一般情況下,只要經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免責條款,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法律是承認免責條款效力的,否則就沒有合同自由可言了。確認免責條款有效,應具備以下法律要件:
1、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合同的本質即是一種合意,合同的成立意味著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這個意思表示必須要明確且真實,合同中所約定的條款必須是雙方當事人經過深思熟慮后形成的。
2、必須經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雙方的意思表示都是通過一定的條款表現出來的,意思表示一致應當表現為對合同全部條款和內容的協商一致,即使是格式合同,也必須對規定的條款(包括附加條款)達成一致,必須為對
3、必須符合社會公共利益要求。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訂立,必須要保障公民及親友的生命健康、名譽、財產等免受損害,必須維護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和利益,否則無效。
4、必須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合理分配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益與風險是免責條款的主要功能,也是其合理性因素之所在。司法實踐中,大多免責條款是在現有的價格、保險等機制的背景下合理分配風險的措施,是維護企業的合理化經營、平衡條款使用人、相對人乃至第三人之間利益關系的手段,它不是對國家強制性的否定,也不是對法律的譴責和否定違約以及侵權。如購銷合同中,免責條款常起著分配風險的作用,決定誰在實際投保抵御風險,并左右著合同標的價格。此類免責條款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規定,均應屬于有效。
5、必須予以說明的格式合同免責條款,其提供者必須盡說明義務。格式合同不同于其它合同,它是由提供合同的一方事先擬定好相應的免責條款,且擬定合同條款的一方一般屬于壟斷行業,如郵電、鐵路、航空、保險等行業,他們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事先擬定好條款,包括免責條款。由于是自己事先擬定的,所以對各項內容比較熟悉,特別是有關免除或者限制自己責任的內容,更是經過反復研究,唯恐自己承擔過多的責任,想方設法地免除或者限制自己的責任;而對另一方當事人來講,由于對格式條款的內容事先不知,一旦想訂合同才接觸相關條款,而格式條款的內容又多又細,他們往往只注意到自己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很少注意到對方設定或隱藏設定的免責條款,而且這些免責條款往往表述得似是而非,非專業人員很難一下子看清楚其中的奧妙。因此,合同法規定要求提供格式合同者在訂合同時,必須以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當事人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并對這些條款予以說明。如果格式條款的提供者在訂立合同時,未盡提請對方注意和說明的義務,屬于強迫對方當事人接受不公平條款,該免責條款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喝多少酒就達到酒駕標準
2020-12-23罪犯逃脫有追訴期限嗎
2021-03-16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商標駁回再審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18診斷證明是與傷殘鑒定嗎
2021-01-24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煙臺市企業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02勞動爭議調解不成的情形應該怎么解決
2021-03-2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適用是怎樣的
2020-12-26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設立外資保險公司需要提交哪些文件
2021-01-25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