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名權的法律解釋規定是什么?
姓名權的法律解釋規定是公民有權利享有決定自己的姓名的權利,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認為: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姓名”中的“姓”,即姓氏,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基于此,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現予公告。
二、侵犯姓名權的行為有哪些
姓名權屬于具體人格權,指自然人享有的決定、變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權利。姓名包括登記于戶口簿的正式姓名,藝名、筆名等非正式姓名。現實生活中,侵犯姓名權的行為一般有以下幾種,分別是:
1、干涉他人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2、盜用他人姓名。盜用他人姓名指的是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的名義實施某種活動,以抬高自己身價或謀求不正當的利益。
3、冒用他人姓名。指的是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進行活動,以達到某種目的。
我們國家關于姓名權方面的法律規定是比較多的,實際上沒有經過本人的同意都不能夠侵犯他人的姓名權,比如說干涉他人姓名的更改和決定的權利。有的話就會屬于侵犯姓名權的侵權行為。
有哪些侵犯姓名權的行為,姓名權有什么內容
侵犯姓名權可以報警嗎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了姓名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律師函有什么法律效力,律師函有什么法律作用
2021-02-07超過訴訟時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08好友玩失蹤是否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021-03-01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監護權轉移委托怎么進行公證
2021-02-05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離婚案件訴訟中能不能申請回避
2020-12-22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集資房和棚戶改造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21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應怎樣賠償
2021-01-05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