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損失費怎么寫合適
精神損失費當事人可以在民事起訴狀的訴訟請求當中提出,法院會根據(jù)侵權人的過錯程度等方面的事項進行判斷。
精神損失是指由于加害人的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或使其精神利益受到損害。精神損害既可以是生理方面的,也可以是心理方面的,還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受害人只能是自然人,但不可能是非自然人的法人。精神上的損害不僅僅來源于加害人對受害人人身權的侵害,也可以來源于對受害人財產的侵害。
二、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
精神損害賠償?shù)姆秶侵改男┟袷聶嘁媸艿角趾r可以請求獲得賠償精神損害。在確定其范圍時,應維護人身權利和人格權這兩個方面出發(fā),而我國立法也是依照以上兩方面對其加以確定。這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侵害人格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人格權是法律賦予權利人以人格利益為內容,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須享有且與其主體人格不可分離的權利。下列人格權利被侵犯的,如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死者的姓名、名譽、肖像、榮譽、隱私、遺體、遺骨等被侵犯的;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毀損等。
雖然對于具體人格權的客體范圍我國立法上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和實踐中的運用還是顯得比較狹窄在運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別是對于理論研究已經很完善的一些人身權利,應盡早納入法律的范圍之內。
(二)侵害身份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身份權是民事主體基于擁有某種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權利。它不是民事主體所固有的一種權利,而是由民事主體通過某種行為或者事實而獲得了身份才具有的權利。中對于身份權的規(guī)定包括親權、親屬權、監(jiān)護權等。身份權是一定的社會關系,如果這個處理不好將直接會影響到社會的穩(wěn)定,對于破壞這種親屬關系,監(jiān)護關系的侵權行為,通過對其精神損失的請求,有利于對于這中關系的保護以及對于受害人的補償。
(三)侵害財產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一般情況下,精神損害賠償是針對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侵害而言,但由于某些特定的物品在被人們持有時被賦予了一定的意義,這樣使其具有了人格化的特殊意義。而由于侵權方的行為導致該物件的永遠滅失或損毀,必將給受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帶來了較大的程度的傷害,而如果單純的財產本身的價值并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精神上所受到的打擊和痛苦,因此進行精神損害賠償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侵害婚姻關系的精神損害賠償
婚姻關系與每個人都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也會影響家庭關系和社會關系,如果不能處理好就容易引發(fā)社會問題,造成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此,立法者對因婚姻關系而產生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格外重視。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3)實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此時無過錯的一方提出財產上的賠償或者精神上的賠償,法庭從法律的功能和目的角度來講應該予以支持。在婚姻關系中如果一方有上述行為,給婚姻的另一方造成的精神上的傷害是無法撫平的,法律規(guī)定這樣的精神損害的賠償,正是基于一種對于配偶權的保護。
(五)侵害死者的精神損害賠償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的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
關于死者的上述人格權利是否應該得到保護或者說法律進行保護的理由,在理論和實踐中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對于死者上述人格權利的保護,并非保護的死者的人格權利其意義在于保護其近親屬的權利。
因為根據(jù)民法規(guī)定,只有民事主體才能夠享受民事權利,死者不是民事主體也就不可能享有權利。死者既然已經死亡,他人對其所做的任何行為對死者已無意義,而死者的近親屬因與死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以及與死者存在著旁人無法替代的親情聯(lián)系,侵權行為對死者實施的行為可能會對其近親屬產生影響。
(六)違約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賠償
三、精神損失費的法律依據(jù)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
(二)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
(三)其他損害情形的精神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曉東,畢業(yè)于河北經貿大學法學系,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石家莊市律師協(xié)會會員。自2013年從業(yè)以來,做事沉穩(wěn)干練,效果顯著,在代理案件的過程中,他以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精湛的訴訟技巧和高尚的職業(yè)道德贏得了同行和當事人的好評。堅持銳意進取,不斷探索新的業(yè)務領域。目前涉及的業(yè)務領域包括普通民事訴訟代理、婚姻家事糾紛、交通事故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房地產開發(fā)、公司事務、建筑工程糾紛等傳統(tǒng)業(yè)務,也包括公司合規(guī)業(yè)務、風險投資和企業(yè)并購、破產重整、不良資產處置、資產證券化等新興業(yè)務。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zhí)業(yè)理念,為每位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法律服務
無罪拘留有國家賠償嗎
2020-11-21違章建筑拆遷補償?shù)降自摬辉?/p> 2021-01-07
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案外人無法通過執(zhí)行異議之訴救濟時可不可以提起另案訴訟
2020-11-16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誰對政府投資項目負有監(jiān)督管理職責
2021-02-11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guī)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有什么區(qū)別
2020-11-09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