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的部分規定是什么
第一條
因生命、健康、身體遭受侵害,賠償權利人起訴請求賠償義務人賠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本條所稱“賠償義務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權行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第二條
受害人對同一損害的發生或者擴大有故意、過失的,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但侵權人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受害人只有一般過失的,不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三款規定確定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時,受害人有重大過失的,可以減輕賠償義務人的賠償責任。
第三條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
二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后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四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并造成損害后果,不能確定實際侵害行為人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共同危險行為人能夠證明損害后果不是由其行為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條
賠償權利人起訴部分共同侵權人的,人民法院應當追加其他共同侵權人作為共同被告。賠償權利人在訴訟中放棄對部分共同侵權人的訴訟請求的,其他共同侵權人對被放棄訴訟請求的被告應當承擔的賠償份額不承擔連帶責任。責任范圍難以確定的,推定各共同侵權人承擔同等責任。
人民法院應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法律后果告知賠償權利人,并將放棄訴訟請求的情況在法律文書中敘明。
人身的損害的后果是較為嚴重的,所以即使自己不能很好的處理有關的問題,但是在具體的規范中,自己可以尋求有關部門的幫助,因此自己應該多加注意其中的法律規定,這樣或許就會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要符合實際的問題處理,這樣會更有效。
2020年上海市人身傷害賠償標準
導致消費者受到人身傷害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人身損害鑒定標準202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交通事故調解
2021-01-04單位合同終止醫療有效期多久
2021-03-12跟老公做財產公證有效嗎
2021-03-09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農村內非法買地如何處罰
2021-01-12人事代理
2020-12-27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必須要提交書面的申請嗎?
2021-01-01產品責任糾紛如何進行歸責
2020-11-27產品質量和產品責任險
2020-11-26豪車車主為省修車費騙保構成什么罪
2020-12-25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經紀人是什么呢
2021-03-21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財產保險理賠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2-04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