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能請求精神賠償嗎
當事人不起訴離婚而單獨依據該條規定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具體如下所述:
由于家庭暴力直接表現為對家庭成員精神的傷害,必然會發生一定的反應或體現出這傷害的情況,諸如精神恍惚、抑郁、精神痛苦、內心恐懼等。這些情況,有的可能就會表現出來,有的則壓抑在當事人的心里,外人無法獲悉。?精神損害以金錢的形式進行賠償,主要是為了使無過錯一方感情上的痛苦通過有過錯一方的經濟賠償得到減輕或消除,對無過錯一方起到一定的撫慰作用,而不是進行經濟補償。因此,應當注意從有關證據之間的聯系著手,客觀認定“精神傷害”事實的存在。
從證明的角度講,經常毆打家庭成員,即使沒有造成輕傷害甚至輕微傷害,只要能夠證明被告經常事實毆打家庭成員的行為,就可以推定被告的行為,已經造成被侵害人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導致了一定的精神損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30條的規定,符合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無過錯方作為原告基于該條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請求的,必須在離婚訴訟的同時提出。
二、怎么用法律解決家庭暴力
在我國,涉及家庭暴力的規定散見于《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中,雖然規定了禁止用暴力虐待、殘害婦女,但由于有些家庭暴力事件與虐待罪事實之間有本質的差別,而且法律過于籠統,缺乏具體的懲戒措施,在真正實行過程中有很大困難。在現階段,對家庭暴力的處罰依據主要是治安處罰法,但公安機關采取措施時主要參照刑法的相關內容,只有在家庭暴力的傷害達到輕傷害以上程度時,公安機關才可以使用拘留或以上處罰。但由于家庭暴力的傷害普遍達不到輕傷害,所以這樣就對家庭暴力的處罰僅僅停留在說服教育上,無法體現法律的威懾力,對于精神暴力,冷暴力等變相家庭暴力更是無所適從,法律在家庭暴力面前無能為力。裁決起來缺少法律依據。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家庭暴力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受害者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公安機關或當地婦聯尋求援助,并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家庭住址,以便有關部門走訪和監督。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文種為標準,行政裁判文書可以劃分哪幾類
2021-02-09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面臨哪些法律風險,應該如何防范
2021-03-22在職股東可以成立別的公司嗎
2020-12-31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人身損害賠償法全文是什么
2021-01-02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刑事被告人沒有戶籍怎么辦
2021-02-08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房屋裝修拒不履行裝修合同怎么辦
2021-03-26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公司拒賠的情形
2021-01-26什么是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1-2170年住宅公寓有什么問題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