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王某某與李某于2008年8月登記結婚,婚后李某用出售自己婚前房屋的款項購買了安徽省寧國市某小區房屋一套(以下簡稱案涉房屋),總價款為181800元,房屋產權登記在李某名下,王某某用自己婚前住房公積金賬戶上的45000元對該房屋進行了裝修。
2011年6月,李某將該房以448000元的價格出售他人。婚后雙方購買的家電在賣房時一并留給了買房人,估價8000元,包含在448000元房價中。
王某某婚前有一套房屋,婚后一直用于出租,租金收入約72000元。
2011年10月,王某某起訴至法院,要求判令雙方離婚,并對夫妻共同財產依法分割,包括分割李某出售婚后所購案涉房屋的增值收益。
李某同意離婚,但認為訴爭房屋及其增值收益屬于其個人財產,與王某某無關。王某某個人所有房屋的租金收入72000元,應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法律解讀】
1、關于李某用于婚后購房的資金來源于其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案涉房屋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增值部分應如何處理的問題。
第一種意見認為,位于寧國市××小區的房屋,系李某用出售自己婚前房產所得資金購買,雖然該購房行為發生在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但購房款來源于李某的婚前財產,王某某對此也沒有異議。從性質上來說;這只是李某一方的婚前財產由原來的房產轉化為貨幣再轉化為訴爭房產,所謂萬變不離其宗,該房屋應屬李某個人所有。李某將訴爭房屋再次轉讓,由于房價上漲的市場因素而獲利豐厚,但該收益屬于自然增值,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增值部分也應屬于李某一方所有。
關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對房屋進行裝修一節,應考慮裝修款來源及相應的折舊因素,由李某對王某某予以合理補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雙方登記結婚在前,李某出售原房屋繼而再購新房在后。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除法律規定和雙方另有約定外,原則上婚后所得都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故李某婚后所購寧國市××小區的房屋應定性為夫妻共同財產,出售房屋所得增值收益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我們認為,上述第一種意見是適當的。
本案中李某在婚后用出售自己婚前房產所得資金購買訴爭房屋,不能機械地認為該房屋系婚后購買就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還要審查購買房屋的資金來源。根據民法的基本原理,貨幣形式和其他財產形態之間的轉化并不改變所有權的性質。
從國外法律的規定來看,一些國家通過明文規定的方式將“夫妻個人財產的替代物”,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如《瑞士民法典》第198條規定了以下財產為夫妻一方個人所有的財產:(1)夫妻一方專有的個人使用物品;(2)結婚時屙于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或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通過繼承或其他方式無償取得的財產;(3)因精神賠償所獲得的補償金;(4)夫妻一方個人財產的替代物。
2、關于王某某個人所有房屋用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租金收入應當如何認定的問題。
第一種意見認為,對于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婚后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應確立一個推定原則。即一方婚前所有的房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租金首先推定為夫妻共同所有,但若房屋所有人有證據證明房屋出租的經營管理僅由一方進行的,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租金收益應歸房產所有人個人所有。
比如發布租賃信息、尋找租戶、帶人看房、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催收租金等均是由房屋所有人負責,另一方從始至終沒有參與,對于經營出租房屋并無任何貢獻,此種情況下應認定房屋租金歸屬房產人令人所有。
第二種意見認為,雖然房屋租金在民法理論上被認為屬于法定孳息,僅僅從法律定義的角度分析,房屋租金是依據租賃合同收取的法定孳息,應歸租賃物的所有人所有。但是,租賃行為本身也是一種經營活動,也需要付出時間、精力和勞動。
考慮到租金與單純的銀行存款利息不同,出租方對房屋還有維修等義務,租金的獲取與房屋本身的管理狀況密切相連,需要投入一定的管理或勞務,故將租金認定為經營性收益比較適宜。
尤其對那種夫妻一方依靠房租收益維持生計的情形,如果將一方所有的房屋婚后出租的租金收益認定為個人財產,而另一方的工資、獎金收入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結果顯然是極不公平的。
我們同意第二種意見。當今世界主流越來越強調家務勞動與出外工作、投資經營對于家庭具有同等價值,第一種意見忽略了家務勞動應有的價值,不利于婦女權益的保護及婚姻家庭關系的穩定。另外,從證據的角度來說,判斷一方是否對經營出租房屋作出過貢獻,恐怕也有一定的難度。
【理論分析】
從現行婚姻法的內容來看,對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所產生的收益問題存在規定上的缺失。收益一般包括生產經營性收益、投資收益、知識產權收益、孳息、自然增值等,婚姻法本身明確了生產、經營的收益和知識產權的收益歸夫妻共同所有,而《婚姻法解釋(二)》中明確了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屬于“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則明確了孳息和自然增值的個人財產屬性。
投資是資本的貨幣化,投資收益是資本產生的剩余價值,帶有風險性、不確定性和主觀性,投資收益的這些特性與孳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孳息是通過自然的規律或法律的規定產生的收益。孳息和投資相比最突出的特性在于“定期性”,通常按法律的規定或法律關系即可定期地獲得收益。
法律意義上孳息是原物派生的,是指由原物所產生的額外收益。我國《物權法》第116條規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法定孳息,當事人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取得;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交易習慣取得。”法定孳息一般按持續的時間來收取。《合同法》第163條也有關于孳息的規定,即“標的物在交付前產生的孳息,歸出賣人所有,交付后產生的孳息,歸買受人所有”。
《婚姻法解釋(三)》中關于“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之所以引起一些爭議,根源在于對“孳息”的解釋不盡相同,我國法律又對“孳息”的概念未作規定。
我們認為,“收益”一般來說是“孳息”的上位概念,收益包括孳息但遠遠超出孳息的范圍。《婚姻法解釋(三)》中的“孳息”一詞應作限縮解釋,專指非投資性、非經營性的收益。投資、經營收益與孳息收益的不同之處在于具有風險性、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的特點。如一方婚前所有果園中的果樹,婚后由夫妻共同勞動、管理,該果樹所結果實就不能簡單認定屬于天然孳息。從我國現有法律法規的內容來看,將“人工孳息”歸于婚姻法中的生產、經營性收益,可能更為合理合法。
增值,可以分為自然增值(被動增值)和主動增值。如果物和權利價格的提升是基于人為努力而產生的,應當屬于主動增值,原則上按照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婚姻法解釋(三)》實際上對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增值,是以該增值所基于的主觀能動性行為或客觀被動性行為作為劃分標準,強調了客觀被動性的自然增值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之所以司法解釋條文中沒有出現“主動增值”的字眼,主要考慮到主動增值的原因包括進行生產、經營或者投資行為等,有些概念是交叉重合的。該司法解釋采用規定孳息、自然增值除外的方法,便于法官具體操作及統一裁量尺度。
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自然增值,是指該增值的發生因通貨膨脹或市場行情的變化而致,與夫妻一方或雙方的協作勞動、努力或管理等并無關聯。比如夫妻一方個人婚前所有的房屋、古董、字畫、珠寶、黃金等,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市場價格上漲而產生的增值,由于拋售后的增值是基于原物交換價值的上升所致,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市場行為作用的結果,仍應依原物所有權歸屬為個人所有,該部分增值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于購買房屋具有投資和自住兩種功能,對一方用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產所帶來的收益,需要區分是投資購房還是家庭居住。在將婚前房產用于非自住的投資用途時,另一方有權主張其投資收益。
一方婚前個人房產婚后變賣,雙方又添加若干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新的房產,離婚時應考慮婚前房產變賣價款在新購房產價款中所占的比例,公平合理地予以分割。
一方用自己個人所有的房產作為家庭共同生活的居住用房,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種種原因將該房屋出售后另購住房,仍然用于家庭自住,如果夫妻共同資金或另一方個人資金的再投入,離婚時對于出售房屋所帶來的增值收益,應當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見】
第一,一方婚后用個人財產購買房屋,離婚時該房屋屬于“個人財產的替代物”,應認定為個人財產,其自然增值也屬于個人財產;
第二,一方個人所有的房屋婚后用于出租,其租金收入屬于經營性收入,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醫院突發心梗死了怎么賠償
2020-11-23軍婚離婚會調解嗎
2020-11-17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人身意外險保險費多少錢
2020-12-07免責條款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2整容手術意外有保險可買嗎
2020-12-19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