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暴力的法律懲罰
婚姻法第43條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同時《婚姻法》第45條規定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刑法》第二百六十條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劣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什么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下文將介紹家庭暴力的認定及懲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家庭暴力行為給出了具體的定義:“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根據這一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對家庭暴力作如下理解: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他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家庭暴力發生于有血緣、婚姻、收養關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員之間,如丈夫對妻子、父母對子女、成年子女對父母等,婦女和兒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現實生活中,家庭暴力主要表現為積極的身體打擊和消極的精神虐待,如隨意致傷受害人,使受害人挨凍受餓,有病不給治療,不準受害人回家等。由于家庭暴力發生在特定的家庭成員之間,它有著長期性、持續性和隱蔽性的特點,由于暴力多發生在家庭這個特殊的環境中,取證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作為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一定要及時向有關機關提出請求,保留好自己受傷后的原始記錄和確切的傷情,實踐中,很多案件的當事人因為證據意識不強,在尋求救濟時不能得到相應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產品一樣商標不一樣算侵權嗎
2021-01-02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合同法律風險識別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19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勞動關系客體包括什么
2021-03-18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人身保險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7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