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冬,王某耕種的石子坑田地作為工業園建設用地被政府部門征用,征用補償費2萬余元。當村委會發放補償費時,王某和趙某對該款的歸屬產生爭議。
王某認為,與趙某調換田地多年,根據協議,補償費應歸自己所有。趙某認為,雙方調換田地未經村小組批準同意因而無效,石子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上載明的使用人仍是趙某名字,故補償費應歸自己所有。
為了方便耕種,農戶之間在協商自愿的條件下,互相調換田地進行承包經營,是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中出現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那么,未經村小組同意即自行調換田地后被政府征收,補償費該歸誰所有呢?
首先,互換土地應呈報發包方備案不是互換土地合同效力的必要要件。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呈報發包方備案。但該規定只是強調備案,備案是一種行政管理手段,其性質僅僅為公示,便于管理,不影響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屬于管理性規范而不是效力性規范。因而,不能以未經備案為由而否定互換土地協議的效力。
其次,互換土地的耕種人已成為實際承包經營權人。從本案當事人簽訂的“各自負責,概不后悔”的換田協議來看,雙方互換田地對各自田地的承包經營權利義務進行調換是長期的。而王某已對所交換的土地實際耕種多年,其間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因此,互換的田地承包經營主體早已發生了變化,并不是原來權利證書上載明的趙某。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收益歸承包方所有。本案的土地補償費相應地應歸現在的耕種人王某所有。
再次,從有利于維護農村土地流轉的穩定性出發,應確認互換土地的效力。農戶互換土地,目的是為了方便耕作,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應得到鼓勵和支持。雖然互換土地的農戶未向村小組提出書面許可申請,甚至有的未簽訂書面協議,也要維護互換土地的協議效力,否則,土地流轉不穩定將帶來農業生產秩序的混亂,同時產生大量農村土地糾紛。
最后,從合同法的角度看,合法自愿是訂立合同的一項原則,依法訂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案當事人訂立互換土地協議,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自愿要求,合同已經成立,雙方當事人均應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和享受協議約定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中華老字號被人搶先注冊怎么辦
2020-12-16借條法院起訴流程有哪些
2021-01-24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異地執行拘留怎么進行
2020-11-12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從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0-11-16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勞動關系轉移手續
2020-12-28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私家車丟失了能否解除保險合同
2021-01-27無證駕駛出事故強制保險不應免
2021-01-18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