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人的名稱權是人身權嗎?
法人是在工商注冊成立的企業,全稱為企業法人,而不是自然人,因此與人身權沒有關聯。名稱權是法人、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依法決定、使用和變更自己名稱的權利,是人格權的主要組成部分。名稱也稱為字號,是法人、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作為民事主體特定化的標志,須向登記主管部門登記,經核定批準后方可使用。法人、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對已登記注冊的名稱享有專用權,法律嚴禁以冒用、玷污等手段侵犯他人名稱權,對于干涉、假冒、盜用他人名稱的行為,受害人有權請求消除侵害,如因此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失,受害人有權請求賠償經濟損失。法人、個體工商戶、合伙組織可依有關規定,向主管部門辦理名稱變更手續,也可依法轉讓自己的名稱。
二、侵犯法人名稱權的情況有哪些?
第一,非法干涉企業名稱設定權。企業對其名稱具有獨立的設定權,只要企業在設定自身的名稱時,按照《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的要求,只要名稱符合真實性原則,且不違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二,非法干涉企業變更名稱權。企業對其名稱權有依法變更的權利,只要不違背國家設立企業名稱權的相關禁止性規定,不侵犯第三人合法權益,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三,非法干涉企業使用名稱權。這其中主要包括兩種情形:
1、非法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行為。企業名稱權是一種獨占使用權,除企業自身外,其他企業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得使用該名稱,否則構成侵權。非法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權的行為以冒用他人企業名稱和盜用他人企業名稱兩種較為典型。冒用他人企業名稱是指冒充他人企業名稱,而為自己企業謀取非法利益的行為,即冒名頂替;盜用他人企業名稱是指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以他人企業名稱進行營利活動,給權利人帶來不利益的行為,行為人故意將自己的企業名稱與他人的企業名稱相混同,給企業名稱權利人造成實際損失的行為也是非法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侵權行為。
2、不使用他人企業名稱的行為。企業名稱經部分或整體轉讓后,受讓方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期限使用他人企業名稱,應當使用而未使用的行為同樣是侵犯他人企業名稱權的行為。
第四,非法干涉企業轉讓名稱權。企業名稱權作為一種財產權,具有財產的可轉讓性。按照《企業名稱管理規定》第23條規定,“企業名稱隨企業或者企業的一部分一并轉讓,企業名稱只能轉讓給一戶企業。企業名稱的轉讓方與受讓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或者協議,報原登記主管機關核準。企業名稱轉讓后,轉讓方不得繼續使用已轉讓的企業名稱。”因此,企業名稱轉讓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非法干涉。
有關名稱權的相關規定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對于法人的名稱權也是屬于法律保護的對象,但由于法人與個人是有不同的商業區分的,所以并不存在法人的人身權的說法,法人屬于整體性的行為,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名稱權肖像權使用協議書是怎樣的?
名稱權有哪些權利
侵犯了名稱權名譽權的賠償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2020交通事故索要醫療賠償要注意什么
2021-02-02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股東虛假簽字能否行政訴訟
2021-02-13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職責
2020-12-18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車禍藥費花5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2-25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