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社會上存在的家庭暴力的現狀的調查,對產生家庭暴力的原因進行深入的闡述,從而從實際工作的角度對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發表了自己的幾點看法,得出了如下觀點,即反家庭暴力必須做好如下三件事:一是預防暴力的發生;二是制裁施*者;三是向受害者提供各種形式的援助和保護,要從自立救濟、社會救濟、司法救濟三個角度進行努力。關鍵詞家庭暴力司法救濟冷暴力精神虐待受虐婦女綜合癥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其是在法律、道德、親情的框架下形成的,而發生在家庭內的暴力事件不僅侵犯的是法律的嚴肅性還有對維系家庭的紐帶----親情、愛情、道德進行的踐踏,其危害性更強于普通的暴力犯罪。然而現狀是不如人意的,“今天,歐美國家存在一種奇怪的規范,它使結婚證書變成了一張準予毆打和虐待的挈約,對婦女最暴力,最隱蔽的家庭暴力正成為‘悄悄的暴力’”。在我國這種現象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據全國婦聯統計,2002年共接到群眾來信、來訪、來電總數31萬多件,有關婚姻家庭權益的占到總數的52.4%,其中有關家庭暴力的投訴占到婚姻家庭類總數的22.5%,由此可見,家庭暴力仍然是婦女維權的熱點和難點。據相關調查表明,在2.7億中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其中施*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10萬個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體[1]由此可以看出家庭暴力問題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家庭范圍,需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應上升為國家應負的責任,然而什么是家庭暴力呢?根據《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l條規定: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這也是我國在立法上第一次對家庭暴力的概念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并對其后果進行了定性。然而因家庭暴力的顯著特征在于其隱蔽性,傳統上一直被認為是家庭內部矛盾,在預防和制止始終是個難點問題,本文主要圍繞社會上家庭暴力的現狀、形成的原因及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對策這幾個方面展開論述。發表一下自己的粗淺看法。一、家庭暴力的現狀(一)存在的普遍性,全國婦聯2002年作過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在2.7億中國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每年大約有10萬個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體,家庭暴力問題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了家庭范圍,仍然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問題。(二)受害者大多是女性,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存在家庭暴力的家庭中施*者九成是男性,女性作為弱勢群體在家庭暴力案件中仍然是主要的受害者。(三)受害者維權的艱難性,因家庭暴力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傳統觀念上很多人仍然將其作為家庭內部矛盾來看待,一些人仍然抱著“清官難斷家務事”、“不告不理”的態度,從而被動應付,不能主動積極地去預防制止家庭暴力。從而使對受害婦女的救濟和幫助不夠及時。使受害者的維權具有一定的艱難性。(四)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庭暴力不斷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冷暴力”、“精神虐待”、“高知識階層”等逐漸成為談論家庭暴力問題時頻繁出現的關鍵詞。二、存在家庭暴力的原因(一)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仍然是產生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封建傳統觀念是家庭暴力產生的歷史原因,雖然新中國早已規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則,但在家庭暴力事件發生較多的農村落后地區,不少家庭還受“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封建思想的毒害。許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認為家丑不可外揚、不告不訴。這些思想都助長了家庭暴力的發生(二)我國懲治家庭暴力法律法規仍然不夠完善。事實上,我國對于家庭暴力并非“無法可依”。我國的《刑法》、《民法》、《繼承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和治安管理條例等對此都有相關的處罰規定,但是并不完善,存在著規定不明確、立法分散、原則性強、可操作性差的缺陷,這些都成為了家庭暴力滋長的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必須扣工資賠償嗎
2021-01-10律師擔任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8商標侵權糾紛損害賠償該怎么算
2020-11-19欠錢不還夫妻倆離婚怎么辦
2020-11-25家暴離婚能請求離婚賠償嗎
2020-11-29和精神病人結婚該怎么辦
2020-12-16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公司合并員工有賠償嗎
2021-02-21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勞動糾紛官司期間可以計算利息嗎
2020-11-26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保險合同效力變更的內容是什么
2021-02-03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