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暴力有哪些行為?
1、一方對另一方經常性的威脅、恫嚇、辱罵造成對方精神疾患的。
2、以傷害相威脅,以損害家具、傷害動物、打罵孩子相恫嚇造成對方精神恐懼、安全受到威脅的。
3、為達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對配偶經常性的當眾或私下惡意貶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謾罵致對方不堪忍受的。
4、經常刁難、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對方行動自由,影響對方正當工作生活的。
精神暴力如何維權?
在反家庭暴力法立法中,家庭暴力的界定很重要。這次法律明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數據顯示,我國的婚前同居數量在17年間翻了30倍,80后更是有高達6成的人在婚前同居。同居關系中發生的暴力,算不算家暴,一直是爭議焦點。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蘇*林說,反家暴法對此做出了明確規定。除家庭成員外,有同居關系的人等之間發生的暴力行為,也適用本法。
精神暴力屬于家庭暴力嗎
據最高法去年統計,全國約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婦聯系統每年受理4到5萬件家暴投訴;近10%的故意殺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
范圍擴展到精神暴力
更有利于預防家暴發生
什么是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實上,據全國婦聯調查,婦女、老人、小孩、殘疾人等都是我國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盡管毆打等身體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罵、恐嚇等精神暴力的嚴重性也越來越凸顯。
對此,反家暴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車*鐵表示,將家庭暴力的范圍擴展到精神暴力,更有利于全面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為的發生。
另外,在現實生活中,未婚同居的現象已經較為常見;而由于住房緊張等原因,有許多離婚家庭雙方“離婚不離家”。為保護這部分人群的權益,反家暴法在附則中特別指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精神暴力怎么維權”的相關知識,在反家庭暴力法立法中,家庭暴力的界定很重要。這次法律明確,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資金擔保書范文
2021-01-20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交通事故律師費怎么算
2021-01-05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哪些情況可向勞動機構投訴
2020-12-25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重復投保有什么后果
2020-12-21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保險理賠原則是什么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