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的解釋是什么?
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的解釋是如下內容,
《規定》第三條“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是指該行為不論是否形成交易結果均構成價格欺詐行為。
饋贈物品或者服務標示價格(或價值)的,應當真實明確;不如實標示的,屬于《規定》第六條第(九)項情形。
采取返還有價贈券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時,有價贈券在使用上有附加條件,且沒有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明確標示的,屬于《規定》第六條第(九)項情形。
《規定》第七條第(一)項所稱的“原價”是指經營者在本次降價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如前七日內沒有交易價格,以本次降價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作為原價。
《規定》第七條第(一)項所稱的“虛假優惠折價”是指經營者標示的價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優惠折價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
《規定》第七條第(二)項所稱的“價格承諾”是指經營者以商業廣告、產品說明、銷售推介、實物樣品或者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對商品或者服務價格做的具體確定的承諾。
二、其他規定
特價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等于或者高于本次經營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的,屬于《規定》第七條第(六)項情形。
在開展送現金、返券、饋贈、積分等經營活動中,經營者標示的價格高于本次經營活動前七日內,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據的最低交易價格的,屬于《規定》第七條第(六)項情形。
經營者如有價格欺詐行為的,需要承擔如下諸多法律責任:如:
1、行政責任: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2、侵權責任:
除了受到價格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之外,還有可能被消費者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起訴和要求“退一賠一”的索賠,而且如果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損害競爭對手利益的,其他經營者甚至可以追究不正當競爭方面的民事責任。
在當代社會,我們國家關于商品價格這方面的規定是比較詳實的,也就是說不能夠利用一些虛假的價格來誤導消費者和其他的經營者,從而達成自己的一種目的,否則的話,視情節的嚴重程度將會給予一定的警告和罰款的處罰措施,是屬于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方式。
在我國超市價格欺詐怎么處理
價格欺詐表現形式有哪些?
遭遇價格欺詐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參加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對帳單可以當欠條嗎
2020-12-12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兒子租父親的房子合法嗎
2021-03-08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調崗方式有哪些
2020-11-16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起訴
2021-03-15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