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罰款是怎么罰的?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根據刑法的規定,確定生產、銷售偽劣商品行為罪與非罪的情節具體包括以下幾類:
(1)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是否“足以危害人體健康”我們一般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加以判斷:
一是從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性質、效用看,如果所制售的偽劣商品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成份,或者嚴重污染、變質的,就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
二是從偽劣商品在生產、流通過程中所處的階段看,如果所生產的偽劣商品已經出廠投放市場,就可能危及人體健康。
(2)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實踐中,一般指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對消費者或用戶的人身健康造成了危害,使消費者或用戶中多人病情惡化,身體致傷致殘等情形,但并不要求致人死亡或多人重傷。若致人死亡或多人重傷,則屬于后果特別嚴重或對人體健康造成特別嚴重危害的情形,應作為從重處罰的量刑情節,而非定罪情節。
(3)造成嚴重后果。實踐中,“造成嚴重后果”一般是指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電器、壓力容器等產品,致使消費者或用戶多人致傷致殘,或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致使公私財產直接損失達2萬元以上的情形。
(4)生產遭受較大的損失。在偽劣商品犯罪中,使生產遭受的損失程度也是區分罪與非罪、罪輕罪重的標準。其中,使生產遭受較大損失是構成本罪的必要條件,一般認為,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致使大量牲畜、家禽傷殘死亡;或使莊稼大面積減產、絕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萬元以上的,即構成本罪。
綜合上面所說的,出售假冒偽劣產品嚴重的威脅到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也是擾亂了社會的治安,只要一旦犯罪的條件構成,那么就會以此罪來進行處罰,所以,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千萬不要做出不合法的事情,不然就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買到偽劣產品應該怎么辦
非法銷售偽劣產品罪的量刑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營性資產包括哪些
2021-01-02環境超標如何舉證
2021-03-16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不知道借車人無證出事故承擔多大責任
2021-03-11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交警事故雙方自行調解完保險公司會理賠嗎(交通)
2021-02-22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