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對假冒偽劣商品的處罰是什么?
我國《刑法》第140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構成要件
1、主體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2、主觀方面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為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必須是出于明知。所謂明知,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已經確實知道生產、銷售的物品屬于偽劣商品或者根據客觀證據、情形證明行為人確實可能知道其所生產、銷售的物品是偽劣商品而不是其他物品的情況。“明知”不等于“確知”。只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結合行為人主觀情形,證實行為人在主觀上出于能明知而且可能明知而行為人不能否認即可。根據本類犯罪的性質和實際生活中的發案情況,本類犯罪主體在主觀上大都具有謀取非法經濟利益之目的。過失不構成本類犯罪。如果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或者受他人欺騙等完全客觀原因導致行為人對其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在主觀上出于過失,而非出于故意的,則行為人不構成本類犯罪。
3、客體
本類犯罪的犯罪客體為復雜客體,因行為人所生產、銷售的偽劣商品的品種、性質、用途不同,其所侵犯的具體復雜客體有所不同。例如: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客體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消費者的財產權;生產、銷售假藥罪、劣藥罪的犯罪客體是藥品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財產權、人身權。在這些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所侵犯的復雜的犯罪客體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犯罪客體,決定著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類罪性質,其他犯罪客體處于次要地位。因此,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屬于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范疇,屬于經濟犯罪,而非屬于有關侵犯財產權犯罪,或者侵犯人身權利犯罪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如果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制造并生產了假冒偽劣產品時,不僅會危害到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同時也是不利于社會的經濟秩序,所以在發生了此類行為后,工商部門會根據犯罪嫌疑人的涉案金額以及造成的后果來確定處罰力度,一般會收取罰金并處以一定的刑事處罰。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權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1-03-01舉報無證駕駛會保密嗎
2021-02-15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2-09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關于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1-02-03論訴訟代理主體之規范
2021-02-15保險經紀人四作用
2021-01-04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私人房屋裝修承包合同
2020-11-22開荒地被別人霸占該如何維權
2021-01-01《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