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有哪些
具有以下情形的,生產者免予承擔賠償責任:
1、未將產品投入流通領域。生產者生產的產品,如果尚處于制造、裝配、包裝等階段,尚未投入流通的,即使該產品存在缺陷,給他人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生產者也不承擔產品責任。如果產品給他人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行為符合產品責任以外的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的,產品的生產者雖不承擔產品責任,但仍然要依侵權行為法的規定承擔侵權責任。未將產品投入流通是產品的生產者免予承擔產品責任的抗辯事由。將產品投入流通包括銷售、出租、贈與產品或在產品上設定抵押、質押等形式。
2、在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產品責任是因產品存在缺陷導致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民事責任,如果在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并不存在,說明產品缺陷的產生完全與產品的生產者無關,根據民法自己責任的精神,生產者自然不應當為他人的行為負責,因此生產者應當免責。
3、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是就整個社會現有的科學技術水平而論的,而不僅僅指生產者的技術水平,如果僅僅因為生產者技術落后導致產品存在缺陷,即使生產者發現不了缺陷的存在,生產者也不能免除責任。“產品投入流通時”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如果這時的科學技術水平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而在產品投入流通后科學技術發展了,產品的缺陷由此被發現,生產者也不承擔已經投入流通的產品導致的產品責任。
但在產品投入流通后才認識到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有義務采取必要措施,盡量防止產品繼續流通而給消費者或第三人造成損失;否則,生產者能采取防止措施而不采取的,生產者即有過錯,可能要依侵權行為法的一般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另外,在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存在故意時,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也應當免除責任。在舉證責任的承擔上,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由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承擔舉證責任。
在了解上面內容的同時,小編提醒大家,上述三個免責事由只能適用于產品的生產者,不能適用于產品的經營者或銷售者。因此即使存在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產品的銷售者或經營者在產品造成損害時,也是不能免責的。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產品缺陷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如何進行產品責任糾紛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誰承擔責任
2020-12-11養豬場污染如何處罰
2021-03-11阻礙施工的治安處罰是什么
2021-03-23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學生自然生病死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7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保險理賠中保單維護需要注意的細節有什么
2021-01-11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梅州測量標志拆遷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2買的安置房要拆遷了怎么辦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