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藍天不再,霧霾越來越多,天氣不再僅僅是陰晴雨雪,還有一種天氣叫做霾,人們也開始重視起環境問題,國家的相關法律也對污染環境的行為做出了一定的規定,那么我們今天來看看環境侵權責任糾紛的司法解釋。
首先,因為環境污染對環境造成損害,所以不管污染者有沒有過錯,都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如果污染者覺得自己的排污符合排污標準而不去承擔責任,法院是不會支持的,只有海洋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中間有些情形才讓污染者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如果兩個以上的污染者共同實施污染那么就會承擔連帶責任,或者分別實施污染卻造成的傷害是同一個,那么每個污染者的污染行為都會造成全部的損害,就會讓污染者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污染者污染環境,那么對于承擔責任的大小是由人民法院根據污染物的種類、排放量以及危害性以及有沒有排污許可證、有沒有超過污染物排放的標準等因素來確定責任的大小的。
如果需要向環境侵權人請求賠償,那么應該提供污染者排放了污染物、污染物造成的損害、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損害的關聯性的相關證據材料。但是如果污染者證明自己的排放的污染物沒有造成相應的損害,或者沒有到達損害的發生地,或者在排放污染物之前就已經遭受了污染等等,法院都不會認為其污染行為與損害之間是存在因果關系的。
對需要查明污染案件的專門性問題,可以委托具有資質的司法鑒定機構出具意見,或者由國家相關部門推薦的機構出具檢驗、檢測、評估的報告或者監測的數據,而這些東西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如果環境污染屬于突發性或者持續的時間比較短,證據很可能會消失,或者如果以后再取得不好取,法院應該準許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行為。
法院一旦接受了訴訟請求,就要合理的判定污染者應該承擔的責任,令其停止侵害、排除障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一定的損失等等,如果被侵權人請求侵權人恢復原狀,那么法院不僅要裁判污染者要承擔環境修復的責任,還要確定如果不履行修復義務應該承擔的費用。
對環境影響提供假的材料或者嚴重失實的評價文件,或者一些環境監測機構或者從事環境監測設備維護、運營的一些機構故意隱瞞委托人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事實的,都會被看做是弄虛作假,包括故意不讓防止污染設施的設備運行的,或者其他隱瞞行為。
環境治理是當今社會的重中之重,沒有什么比藍天白云更能帶子孫后代的了,現在有了關于環境污染的法案,不僅僅制約了環境污染的進一步發展,還能夠預防環境污染的發生,讓人們產生警惕性。
發現環境侵權怎么維權
環境侵權責任認定有哪些基本規則
發生環境糾紛時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冷暴力婚姻要不要結束
2020-11-16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公司變更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代理商出具的授權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09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哪些空掛戶可以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08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