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心的事情,環境污染嚴重的話將會影響到人類存亡。在環境污染侵權的問題當中,對環境污染侵權的人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且行為人還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也不意味著什么情況下都會承擔責任,那么環境污染侵權免責適用事由是什么呢?去看看吧。
一、環境污染侵權免責適用事由
是指行為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環境污染危害,但是由于存在不可歸責的理由,法律規定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由于免責條件實際上界定了行為人承擔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范圍,所以免責條件必須有法律的明確規定。從我國《環境保護法》和其他環境保護單行法的規定看,免責事由有三項:不可抗力、受害人自身的過錯和第三者的行為。只要其中具備上述條件之一,致害人就可以免予承擔環境侵權的民事責任。
二、不可抗力應否作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條件
法律上所謂的不可抗力,是指人們不可抗拒的客觀情況,即在當時、當地的條件下,主觀上無法預見,客觀上無法避免和克服的情況。這里所說的無法預見是指依據現有的技術水平,一般人對某種情況的發生不可預見,而無法避免和克服是指行為人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和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仍不能避免某種情況的發生并克服其造成的損害后果。不可抗力通常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臺風等自然因素作用造成的災害;第二種是某些社會現象,如戰爭、暴亂、特殊的軍事行動等。由于不可抗力并不受行為人的意志所支配,對于損害的發生行為人并無責任,因此各國普遍將其作為環境侵權民事責任的免責條件之一。
關于不可抗力免責問題,我國《環境保護法》第41條規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環境污染危害的,免于承擔責任”。在《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中亦有類似的規定。由此可見,不可抗力在我國同樣是環境侵權的免責條件。從這些規定看,不僅將不可抗力的范圍限定為“自然災害”(作為社會現象的“戰爭”行為僅在《海洋環境保護法》中作了規定),而且環境污染損害的行為人依據不可抗力免責還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一是符合“完全”的要求,如果除不可抗力外還有其它因素參與,則是不能免責的。二是“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如果雖然發生了不可抗力,但是行為人卻并沒有及時采取合理措施,因而發生了損害后果,則行為人同樣不能免除責任。
現有法律之所以將不可抗力規定為環境侵權的免責條件,主要是因為在不可抗力介入的情況下,致害人無過錯或者僅有部分過錯,致害人的行為與損害結果的發生不具有因果關系,損害發生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可抗力的作用,此時仍由致害人來承擔責任,對致害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但從另一角度看,不可抗力免責對受害人公平嗎?兩相權衡,明顯對受害者更不公平。畢竟危害發生的根源在于加害人的經營行為,并且加害人從經營活動中獲得收益,加害人亦有能力和條件通過商品之價格機制與責任保險等方式分散該部分風險。
免責事由并不是什么責任都不用管,免責事由是指行為人雖然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的環境污染危害。但是有的時候由于不存在不可歸屬責任的理由,人民法院規定行為人是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情況。
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誰承擔
如何治理環境污染?減少環境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環境污染事故標準是什么?怎么給環境污染事故分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1萬借條違約金能寫多少
2021-03-23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強制執行中止后時效
2021-03-02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顯示公平的理賠協議應當撤銷
2020-12-08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