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因為聚會飲酒發生意外,所有參與人員被判賠的案例并不少見。那么,如果攤上類似的事情,就肯定要賠償嗎?
假設可能會出現的以下幾種情況:
1、大家都喝酒了,也互相勸酒灌酒,事后又各自離去。
這種情況下如果有人發生意外致死,所有聚會的參與者都要承擔賠償。因為在喝酒的時候,其他成員沒有勸阻,而且在聚會結束后也沒有安全將出事者送回家,任其獨自出行導致事故,其他成員都存在過錯,所以難逃責任。
2、大家一起喝酒,并沒有互相勸酒,看到有人酒喝多了也進行了及時提醒,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發生意外,責任在誰?
參與聚會的成員或不會被追究責任。但因為及時提醒之類的行為很難在事后拿出有效證據,所以一般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律上還是會判參與人員擔負少量賠償。其實這不算是處罰性的賠償,而只是出于人道主義給的慰問金,金額一般不會太大。
3、一幫朋友吃飯,其中有個別成員一開始參加了,中途有事離開,期間也未勸過酒,如果有人發生意外,這名提前離開的人是否也要擔責?
一般情況下這人是不需要擔責的。但是,導致意外的原因有很多,細節也各有不同,因此很難一概而論,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真實案例
案例一:酒后墜崖身亡酒友擔責
林某在吳某家喝酒。當時夜已深,吳某打電話約朋友方某來接他和林某。隨后,林某幾人乘車出行,當行經一段山崖路時,林某下車方便時不慎滑落山崖掉進水里,溺水身亡。事發后,林某家人要求吳某和方某承擔死亡賠償金等共計十余萬元。
該案在法官調解下,方某和吳某與死者家屬和解,共同給付死者家屬賠償款6萬元。
案例二:男子醉酒死亡同飲者賠償
一家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陳某在某飯店設飯局,宴請周某、孟某等8人。周某不勝酒力酒醉不醒,次日早晨,周某被發現因酒精中毒死亡。
周某家人隨后將該培訓學校及參加飯局的7人全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賠償周某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等共計11萬余元。
4種勸酒情形要承擔法律責任
首先,是強迫性勸酒,比如用“不喝不夠朋友”等語言刺激對方喝酒,或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其次,是明知對方不能喝酒仍勸其飲酒,比如明知對方身體狀況,仍勸其飲酒誘發疾病等;
第三,未將醉酒者安全護送,如飲酒者已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身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后,酒后駕車未勸阻導致發生車禍等損害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銷售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1-21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支票有效期
2021-01-06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銀行監督機構從業人員需承擔哪些法律職責
2021-02-17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技術聘用合同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021-01-18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欺騙誘導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1-01-18填寫理賠申請單時把姓名中間一個字寫錯了,保險公司會理陪嗎
2021-03-08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保險代理人有哪些分類
2020-11-27承包合同未到期能否單方中止
2020-12-21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計算
2021-03-08拆遷安置房與小產權房的區別在哪里
2020-12-07拆遷安置房買賣合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