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運輸在如今的交通運輸方式中是非常普遍的,貨運量較大。但是在運輸過程中,人或貨物可能會因為一些因素發生傷亡、損害。那么船運輸損害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的?小編將為大家解答,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一、船運輸損害賠償的標準是怎樣的?
根據《海商法》及其他相關法規的規定,海事賠償限額按照下列標準計算:
(一)300總噸以上船舶的賠償限額根據《海商法》第210條的規定,對于300總噸以上船舶,人身傷亡和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按船舶總噸位分級計算。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總噸位300噸至500噸的船舶,賠償限額為333000計算單位;
(2)總噸位超過500噸的船舶,500噸以下部分適用前項規定;500噸以上的部分,應當增加下列數額:501噸至3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3001噸至3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333計算單位;30001噸至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250計算單位;超過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67計算單位。
(二)不滿300總噸的船舶以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的賠償限額交通部《關于不滿300總噸船舶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規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對不滿300總噸的船舶以及沿海運輸、沿海作業船舶的賠償限額作了如下規定:
1、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超過20總噸、21總噸以下的船舶,賠償限額為54000計算單位;
(2)超過2l總噸的船舶,超過部分每噸增加1000計算單位。
2、非人身傷亡的賠償限額為:
(1)超過20總噸、21總噸以下的船舶,賠償限額為27500計算單位;
(2)超過21總噸的船舶,超過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
(3)從事中國港口之間貨物運輸或者沿海作業的船舶,不滿300總噸的,其海事賠償限額依照本規定所規定的賠償限額的50%計算;300總噸以上的,其海事賠償限額依照《海商法》第2lO條第1款規定的賠償限額的50%計算。
(4)同一事故中的當事船舶的海事賠償限額,有適用《海商法》第210條或者本規定的,其他當事船舶的海事賠償限額應當同樣適用。
(三)不以船舶進行救助作業或者在被救船舶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的賠償限額不以船舶進行救助作業或者在被救船舶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其責任限額按照總噸位為l500噸的船舶計算。
(四)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制根據《海商法》第211條規定,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制,按照46666計算單位乘以船舶證書載明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最高不超過25000000計算單位。
(五)中國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交通部《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規定》(1994年1月1日施行)對中國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賠償責任限額作了如下規定:
1、旅客人身傷亡的,每名旅客不超過4萬元人民幣;
2、旅客自帶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名旅客不超過800元人民幣;
3、旅客車輛包括該車輛所載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一車輛不超過3200元人民幣;
4、上述第2項和第3項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滅失或者損壞的,每千克不超過20元人民幣。
此外,該規定允許承運人和旅客以書面形式約定高于4萬元人民幣的賠償限額。同時又規定,海上旅客運輸的旅客人身傷亡賠償責任限額,按照4萬元人民幣乘以船舶證書規定的載客定額計算賠償限額,但是最高不超過2100萬元人民幣。
以上就是小編對船運輸損害賠償的標準的相關介紹,通過了解這些賠償標準,才能在船運輸過程中最大限度維護自身利益,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此外,如果你在生活中還有一些法律問題,都可以來律霸網站咨詢,小編會熱心為你解答。
船運輸損害賠償規定
汽車運輸損害賠償的標準
承運人的運輸損害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商品房未得房產證能否過戶
2021-02-27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老師打破學生頭,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9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12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保險公司14年后為失誤埋單
2021-03-13保險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1-01-21兼業保險代理人形式
2021-03-19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拆遷安置房屋一般分為哪幾種
2020-12-01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房屋拆遷工作的申請流程
2021-02-05拆遷出嫁女戶口還在本村如何安排
2020-11-11老宅基地拆遷后能否享受相應的征地拆遷補償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