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的侵權責任怎么承擔?
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與法律行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債的關系與好意施惠關系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負法律上義務的意思。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
二、好意施惠關系判斷標準是什么?
1、法律行為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發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實。如買賣、借款、承攬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2、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是指人基于內心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
3、但在實務中,對該約定有無特別利益而定,如借貸、贈與、委任、寄托等。若當事人并無受其約定拘束之意,則為好意施惠關系。
三、無償合同與好意施惠之間有哪些不同點?
1、主體要求不同 在好意施惠行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備和合同所要求的行為能力,而在無償合同中,合同主體的施惠一方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義務。
2、性質不同 純粹的好意施惠行為既不是法律行為,也不是事實行為,而且也不是準法律行為,而是由道德、習慣等法律規則以外的社會規則調整的社會層面的行為。而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則應該根據交易習慣來加以理解,斟酌當事人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進而合理認定某一行為到底是好意施惠還是無償合同等民事法律行為;而無償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故二者在性質上存在著差別。
綜上所述,對他人好意施惠在本質上是出于好意,如果因為過失造成利益受損,也構成民事侵權,這樣就需要擔責。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有幾種,停止好意施惠行為、賠償相關損失、賠禮道歉等。通常情況下,好意施惠侵權都是在過失的情形下。
學校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有哪些
設計作品侵權的賠償原則是什么?
網絡版權侵權行為有幾種類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和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08撫養費數額如何確定,撫養費包括哪些費用
2021-01-20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用人單位如何發錄用通知
2021-01-16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保險人過錯導致合同無效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25保險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是什么
2020-12-02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怎么計算
2020-12-08滴滴快車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3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