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過錯原則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監護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
2、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致人損害的,用人單位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4條)
3、提供個人勞務一方因勞務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5條)
4、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承擔的不真正連帶責任,為無過錯責任銷售者具有過錯的,承擔最終責任;銷售者無過錯的,生產者承擔最終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1-43條)
5、機動車與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之間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8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
6、因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污染者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5-68條)
7、高度危險責任中,從事高度危險作業者,高度危險物品的經營者、占有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侵權責任法》第69-77條)
8、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無過錯責任(但動物園承擔過錯推定責任)(《侵權責任法》第78-80條;第82-84條)。
二、無過錯責任原則有哪些規定
《民法通則》第106條第3款規定:“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依據上述規定以及民法通則、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之規定,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損害的發生既不是加害人的故意也不是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的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規定由加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一種特殊歸責原則;它是一種基于法定特殊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其目的在于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有效彌補受害人因特殊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
它與過錯責任原則、公平責任原則共同構成現代司法制度中侵權民事責任的三大歸責原則。
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不考慮行為人是否存在過錯都推定其有過錯,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而在適用該原則的時候,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適用,也就是說不能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其適用范圍。不過也要注意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時候,也存在免責的情況,但此時免責的條件由法律規定。
什么是無過錯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有什么不同
無過錯責任免責事由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公民在國外結婚需要帶什么證明材料
2020-12-04曝光小偷身份,是否侵犯其名譽權
2021-03-22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費誰交納
2020-12-14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實習期上高速被處罰一次后后面再抓住怎么辦
2020-11-20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航班取消怎么辦
2021-02-01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企業土地如何轉讓
2020-12-16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有什么重要意義
2021-01-16土地入股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5住改非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怎么補償
2021-02-20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