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譽權最新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
第101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120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2)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
(3)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二、侵害名譽權的法律責任
1、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2、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主要有《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綜上所述,詆毀、誹謗法人名譽,造成損害的,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公民的姓名權、榮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人民法院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后果和影響確定賠償責任,侵害他人肖像權、名譽權,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可予以收繳。
特殊侵權行為的種類包括哪些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月底離職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2-09二手房買賣步驟是什么
2021-01-26地役權在兩塊地上如何建物
2021-01-09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公司增資公司注冊資金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不服專利復審決定的具體救濟怎么做
2021-01-10交通事故傷殘評定時間及鑒定機構如何選擇
2021-01-21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競業限制離職不補償是否生效
2020-12-29哪些項目不列入工資總額的范圍是什么
2020-12-23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