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離職員工名譽權如何處理?
侵犯離職員工名譽權可以直接向公司提出抗議,要求對方立即的停止這樣一種的侵權行為,并且向對方表示自己保留訴訟權利。侵害名譽權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并賠禮道歉,在侵害名譽的范圍內消除影響。如果造成精神傷害的,還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精神損失。如侵權人拒不承擔責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處理。另外,侵害他人名譽權,情節嚴重的(如造成他人精神嚴重抑郁等),還可能構成犯罪,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因此,除了我國憲法、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規很重視這項權利的保護之外,民法通則第101條在確認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的同時,又以禁止性法律規范規定了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二、司法解釋
《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彼^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同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
在當代社會,可能有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鬧的不愉快,所以就導致一些具體的糾紛的發生,甚至是用人單位采取一些侮辱誹謗的手段導致對方的名譽受損,辭職的話可以口頭的形式要求對方立即停止這種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并且消除影響。
公司能否提起名譽權訴訟?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婚姻以后屬于未婚嗎
2021-03-13商賬追收機構的工作范圍是什么
2021-02-17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口頭約定財產AA制在離婚時是否被支持?
2021-02-23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勞動者如何單方請求解除競業限制
2021-03-1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本案中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2-03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保險法解釋二
2020-12-26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