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損害名譽權怎么賠償?
(一)精神損害賠償:
1、名譽侵權通常很難直接造成經濟方面的損失,但會對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響。在人云亦云,網絡傳播速度極快的年代,誹謗造成的影響無法預計。
2、對于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采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采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3、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于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
4、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二)財產損害賠償:
1、名譽權是人身權利,一般不會有財產利益,但名譽權會直接影響權利人的財產獲得,因此名譽受損也會造成財產損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
2、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后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并且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于財產損害的范圍。
二、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
1、行為人客觀上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為第三人知悉。
侵權人實施了侮辱、誹謗等行為。所謂侮辱是指以語言或行為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既可以以口頭方式進行,也可以以行為方式進行。其表現形式是將現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損于人的社會評價的事實擴散、傳播出去,以詆毀他人的名譽,讓其蒙受恥辱,可以稱之為“以事生非”。
2、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從法理上講,對于公眾人物提起的名譽侵權之訴,在主觀過錯方面的考察,應當以行為人是否具有實際惡意為標準,沒有實際惡意的行為,即使確實損害了公眾人物的名譽,也不應認定為侵權。這種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仍然積極追求這種結果的發生。情節嚴重的,將會構成侮辱罪或誹謗罪。過失是指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名譽的損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等而使損害后果發生。
3、被侵害的對象應當是特定的人。
所謂特定的人是指某個具體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沒有特定的人,則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謂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學作品在描寫中對特定的人進行了侮辱或誹謗,雖然使用的是代號或假名,但讀者一看便可知曉其所指的對象是誰,這顯然不能因其使用代號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權。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對象是特定環境、特定條件下的具體人,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同樣可以構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
4、在后果上,侵權人的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造成了較嚴重的損害,使受害人感覺到一種不公正的社會壓力或心理負擔,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創傷。
侵犯名譽權的行為在法律上是非常常見的,但對相關侵權行為的認定還應當基于實際的犯罪事實而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向司法機關起訴,并按照規定的程序要求賠償,也可以聘請律師來進行界定。
侵害名譽權打官司需要繳納多少訴訟費
如何起訴他人侵害名譽權?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怎么分配
2021-02-05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是對重刑犯的嗎
2021-03-12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夫妻財產分割:人身保險合同權益的分割
2021-01-29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責任書出來后保險多久理賠
2021-02-08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國家土地承包年限
2020-12-14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24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協議拆遷合法嗎
2021-02-05拆遷安置房時效有期限要求嗎
2020-12-30拆遷談判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19已遷出戶口的外嫁女是否享有征地補償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