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企業名譽權的認定是什么
1、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
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2、受害企業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
3、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二、侵犯企業名譽權有什么責任
法人名譽權是一種人格權,商譽是法人名譽權中的核心利益。我國對法人名譽權不僅在人格權制度中加以保護,同時在侵權民事責任中也作出了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三、企業名譽損失賠償標準是多少
侵害名譽權的損害賠償,除應考慮受害人是否有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外,還應當有適當的標準。
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
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
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侵犯了企業名譽權的,往往也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此時,企業作為受害者是有權利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同時就侵權行為帶來的損失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企業的損失。在維權上面,也可以委托專業的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侵犯名譽權精神賠償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具體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門面租房合同范本模板是怎樣的
2020-11-10股權融資包含無形資產嗎
2020-11-28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非親生子女的繼承權是如何的
2021-01-07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探望權法院的裁判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商業銀行接管從什么時候開始
2021-02-18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夫妻能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1-02-08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購房合同上寫的兩個人名字,辦房產證必須都有嗎
2020-12-13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